人生最大最直觀的兩大轉折點,一處在高考,另一處卻在大學。高考成績決定你大學生活的起點,而到大學后學到了什么則將決定你職業的起點。
很多學生高考考上不錯的大學后,離開老師和家長的約束,曾經緊繃著的神經一下子放松下來,學業似乎變得不那么重要起來,很多大學生抱著“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心態來學習,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學紛繁多彩的人際交往中去,然而四年下來,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當面對面試官的詢問時,才發現自己一無所長,看著那么多自己曾經的大學同學侃侃而談,簽了好工作,這才知道什么叫作“人生迷茫”,但一切卻為時已晚。
那么,怎樣度過大學生活才能不留遺憾呢?一些985高校優秀畢業生給出十條忠告,可謂句句經典,令人醍醐灌頂,值得每個大學生學習借鑒。
一、從進入大學第一天起,你的選擇,就決定你的高度,而這條路大多時候只能自己一個人走。
上高中時,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做同樣的練習,讀同樣的書,幾乎是邁著統一的步伐為贏得高考而奮斗,誰也不用為今天該干什么而迷茫。
但是到了大學呢?一個宿舍的同學,有的人每天逃課打游戲,有的人每天想著聊天會友,有的人每天忙著做兼職掙錢,還有人從不缺課且整天晚上泡在圖書館,更有人每天在學生會各個部門之間風光地周旋……
仿佛大學就像一個自由市場,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沒人管你,更沒人引導你,然而,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天,你的選擇,就必定決定你的高度,而且大多數這條路要自己選、自己走。所以上了大學,要及早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你是想考研,還是想兼職賺錢,抑或是想加入學生會?你的最終目標是什么?這都需要自己想明白,不要像無頭的蒼蠅,糊里糊涂地混日子,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及早做好準備才能及早達到自己的目標。
二、學好英語很重要。
英語四六級是大學生必備技能,一方面學好英語可以為考研作準備,別到了大三看到別人考研,自己也想考研時才發現自己英語一塌糊涂,另一方面英語過四六級是你找工作時,對方最看重的一個能力。
因此,要想大學生活不留遺憾,首先要把英語學好。不管你高中時英語有多爛,都不要怕英語學不好,畢竟大學時間比較充裕,只要你肯下工夫,每天背上20幾個單詞,并保持一定的英語閱讀,只要堅持下來,英語四六級很輕松就可以過,考研英語也不會成為絆腳石。
三、一定要多讀書,多旅行。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天在圖書館認真讀書做筆記的人,行為談吐一定比那些整天逛街打游戲的人要優雅、智慧、沉穩的多。
除了讀書增長專業知識,生活見識外,利用大學寒暑假,多到不同的城市走走、看看,見識一下,便可以給自己的學業和職業規劃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四、假期多找些實習機會。
大學所學專業內容畢竟跟社會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但大學生最終還是要走上社會,因些一定要提前出來歷練,提前了解自己專業可以適用于哪些領域,而哪些技能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等,這些寶貴的實習經歷可以讓人回歸學校后迅速定位自己的學習目標。而且還會幫你找到感興趣的工作。
五、學生會并不那么重要。
學生會的人看上去光鮮亮麗,牛氣哼哼,但實際上它并沒那么重要,也沒那么神秘,充其量是學校的服務者,真正能從中得到好處的人也必然沒有放棄學業的人。因此與其在學生會被瑣事纏身浪費大把的時間,不如埋下頭來好好學一身專業本領。
六、最好、最好別掛科。
大學生掛科并不稀罕,但一旦掛科除了面對補考壓力外,還會失去保研的機會。更可怕的是一旦掛科多了,自己變得麻木,那么四年大學畢業后,你必然一無所獲且失去斗志,沒有比這個更可怕可悲的狀態了。
七、不要以不喜歡本專業為借口,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并做出成績。
大學學習資源豐富,只要你想學,總能學到你想學的東西,所以別浪費時間,更別以不喜歡這個專業為借口讓自己混日子,把精力放在你喜歡的事上并做出成績,這大學才能不白上。
八、別在乎你與別人的差距。
上高中時,大家都來自同一地區,穿著同樣的校服,學習成績優越比什么都好。但到了大學,你會發現,有的人一個月的開銷比你一年都多,有的人不用好好學習,畢業就有好工作,還有的人保研,考研特別順利……不得不承認,人生來就是有差距的,家境,智力,人脈等,但我們抱怨只能內耗,畢竟我們不努力沒人會給我們提供機會。
總之,那些一流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用他們正確的選擇和拼搏告訴了我們正確的人生經驗,大學四年決定了我們的職業起點和未來的高度,希望每個大學生都能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