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油學子赴鄉野,筑牢防詐“防護網”;青春力量入基層,守護銀發“安全線”
發布時間:2025-08-29 關注:
來源:桂子興鄉實踐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青年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的文件精神,2025年6月24日至6月28日,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桂子興鄉”基層志愿服務隊懷揣著使命與擔當,聯合新橋村村委會展開了一場面向中老年群體的預防詐騙宣講活動。
隨著智能手機在農村老年群體中的不斷普及,養老詐騙,保健品騙局,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此活動旨在切實提升老年群體的防詐“免疫力”,守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讓鄉村振興的成果轉化為老年人實實在在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桂子興鄉”基層志愿服務隊來到新橋村,通過走訪調查、發放問卷和觀察法了解到村子里老人較多,多數受教育水平較低,且有一定存款積蓄,容易受詐騙威脅。為了保障村里老人的財產安全,團隊召開會議討論,策劃出一次老年人防詐騙宣講活動。當天下午,團隊在自習室集中制作宣講的材料,包括查找資料、制作宣講ppt、撰寫演講稿、準備發放的生活物資等等。宣講策劃案以老年人可能接觸到的五種常見詐騙手段為切入點,輔以真實案例進行講解,旨在提升老年人對于防詐的意識和對活動的印象。6月25日,團隊再次來到新都區桂湖街道新橋村,與村委會取得聯系,召集村上的老年人,提前一個小時布置場地,準備宣講活動。
6月27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區新橋村村委會活動室里格外熱鬧。西南石油大學“桂子興鄉”基層志愿服務隊的大學生們,帶著精心準備的課件和滿滿的關懷,為村里的老年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知識盛宴”——老年人防詐騙宣傳。
活動伊始,實踐隊員們用親切的問候迅速拉近了與爺爺奶奶們的距離。防詐騙宣傳是今天的重頭戲。隊員們沒有照本宣科,而是通過生動易懂的PPT,結合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把復雜的詐騙手段“翻譯”成老人能理解的語言。隊員鄧正林分享了自己家人上當的經歷:“我的外公外婆就因為低價旅游這一詐騙陷阱去了三亞,被宣傳、洗腦、引導消費買回來一個三四千的劣質鍋。”這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故事立刻引起了老人們的共鳴和警惕。大家紛紛點頭,有的還小聲討論起自己或鄰居遇到過的類似情況。隊員們耐心地剖析了冒充親友、保健品推銷、低價旅游等常見騙局的特點,反復叮囑老人們“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的防騙口訣,提醒他們遇到拿不準的事情一定要多和子女商量或直接報警。
兩個多小時的活動逐漸接近尾聲。為了感謝叔叔阿姨們的熱情參與和認真學習,志愿隊員們為每位老人送上了一份小小的心意——一盒新鮮的雞蛋。捧著沉甸甸的雞蛋,老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紛紛向隊員們道謝。
伴著老人們的感謝聲和告別聲,“桂子興鄉”基層志愿服務隊在新橋村的這場特別的“青銀對話”圓滿結束。大學生們用知識和熱情,為鄉村老人筑起了一道防詐的安全意識墻。
此次反詐宣傳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青年學子深入基層、服務社會的生動實踐。志愿者們走出校園,走進鄉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社會服務,在課堂外讀懂國情民情,在助力"平安中國"建設的同時,也深化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這才是青年成長最生動的教科書。同時,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學生群體不僅成為反詐行動的傳播者,讓村民增強了自主防范意識,更在服務社會中實現了自我教育,詮釋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彰顯了青年的擔當和自信以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構建和諧安全的網絡環境貢獻青春力量。
文:呂文博 鄧正林 張蘊晴 王鑫雨
圖:梁媛淇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