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農林大學“瓷之以恒”實踐隊走進“世界瓷都”德化縣的蔡徑村,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沉浸式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不只是器物,更是文化的結晶。實踐隊員以“高嶺土變形記”為引,將復雜的陶瓷燒制工藝歸納為“塑形、上釉、裝窯、燒成”四步魔法,配合實物與影像資料,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從泥土到藝術品的蛻變過程。隊員還手持白瓷茶杯,現場演示德化白瓷“白如雪、明如鏡、聲如磬”的獨特之美,并講述明代陶瓷大師何朝宗的傳奇故事,引領孩子們沉浸于德化瓷背后的悠久歷史與文化深度。

圖為實踐隊員向孩子們講解瓷文化
隨后開展的知識競賽環節緊張有趣,孩子們踴躍搶答,在游戲中加深了對瓷文化的理解。此外,為進一步增強體驗感,實踐隊還設計了“拆字游戲”,引導孩子們動手拆解“瓷”“釉”等漢字,從字形、字義中理解陶瓷制作的關鍵工藝與文化內涵。而在創意設計環節,孩子們化身“小小陶瓷藝術家”,用畫筆勾勒出天馬行空的瓷紋與器型,讓傳統與當代在畫紙上碰撞生輝。

圖為孩子們積極參與知識競賽
圖為陶瓷設計環節中孩子們繪制陶瓷設計圖

圖為陶瓷設計環節中孩子們分享自己陶瓷設計圖
實踐隊員小陸表示:“非遺傳承的關鍵在于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和認同。我們希望通過這種互動性強、趣味性濃的方式,讓文化‘活’起來,也讓更多孩子愿意成為德化瓷故事的講述人。”

圖為實踐隊與孩子們合影
本次活動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鄉土認同的喚醒。福建農林大學瓷之以恒實踐隊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紐帶,將高校智力資源帶入鄉村,助力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在創作中感悟家鄉陶瓷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