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上午,廣東科技學院惠豐云鏈突擊隊開啟了為期4小時的研學活動。此次研學旨在響應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號召,通過深入鄉村實地調研,為電商助農項目積累實踐經驗,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圖為大白村葡萄園種植農戶在為隊員們講解(鄧瑞莊攝)
研學的第一站,突擊隊踏入大白村葡萄園。在大白村村委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與專業講解下,隊員們深入了解了夏黑、巨峰葡萄及陽光玫瑰的種植情況。在葡萄種植場里,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不同品種葡萄的生長習性、種植技巧、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知識。隊員們認真聆聽,不時湊近觀察葡萄植株與果實,還就種植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市場銷售等問題與工作人員展開交流。據悉,大白村葡萄園憑借科學的種植管理模式,所產葡萄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此次參觀,讓隊員們對葡萄種植產業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認識。

圖為紫電基地蚯蚓養殖場的基地老板為隊員們講解(李宗桓攝)
在離開了大白村葡萄園后,突擊隊一行來到紫電基地蚯蚓養殖場參觀學習,基地老板熱情接待并為隊員們進行專業講解。在養殖場內,基地老板詳細介紹了蚯蚓養殖的環境搭建、飼料選擇及日常管理要點。隊員們認真聆聽,不時提出問題,現場學習氛圍濃厚。據了解,蚯蚓養殖不僅在土壤改良、有機肥料生產方面作用顯著,還在生物制藥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此次參觀,隊員們近距離觀察了蚯蚓的生長環境和養殖模式,對蚯蚓養殖產業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隊員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學習,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為今后在相關領域開展業務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圖為大白村村委工作人員為隊員們講解譚公仙圣廟的故事(鄧瑞莊攝)
在離開了紫電基地后,突擊隊來到了譚公仙圣廟,開展文化參觀活動。在大白村,大白村村委工作人員親自擔任講解,為隊員們講述譚公仙圣廟的故事。傳說三百多年前,譚公化身老人化解當地災難,村民感恩,從惠東九龍峰請回神像建廟。隊員們專注聆聽,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隨后,工作人員帶領隊員們參觀廟宇建筑。二進三間的格局、硬山頂與龍船脊,無不展現傳統建筑之美。正門上“譚公仙圣”麻石匾額,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廟宇的莊嚴。此次參觀活動,隊員們深入了解了譚公仙圣廟的歷史文化與建筑特色,這不僅是一次文化探尋,更讓他們意識到傳承和保護鄉村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未來也將持續關注并參與鄉村文化建設。

圖為講解員為隊員們講解(鄧瑞莊攝)
在離開譚公仙圣廟后,突擊隊走進佳禾園,探索鄉村發展新契機。突擊隊一行前往惠陽區良井鎮黃洞村的佳禾園參觀學習,深入了解當地鄉村發展的新面貌與新模式。在佳禾園,專業講解員熱情接待了突擊隊成員,圍繞園區的特色農業種植、生態旅游項目以及產業融合發展思路,進行了細致且全面的講解。突擊隊成員們認真聆聽,不時拿筆記錄關鍵信息,還就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展、鄉村文旅品牌打造等問題與講解員積極交流。此次參觀活動,為突擊隊提供了近距離接觸鄉村產業的機會。隊員們表示,佳禾園在鄉村振興實踐中的成功經驗極具借鑒意義。
未來,廣東科技學院惠豐云鏈突擊隊有望憑借自身的技術與資源優勢,攜手良井鎮開創鄉村發展的嶄新局面,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