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晨光熹微。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銀齡暖陽”志愿服務團隊的同學們,懷揣著精心準備的愛心物資,帶著青春的朝氣與熱忱,踏上了前往淮北市烈山區(qū)烈山鎮(zhèn)蔣疃敬老院的旅程。一場以“數字賦能暖夕陽,青春奉獻助夕照”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就此展開,這不僅是一次社會實踐的歷練,更是一場跨越年齡鴻溝的溫暖對話與心靈碰撞。

圖一:團隊成員與敬老院負責人合影 攝影:高潔
抵達敬老院后,團隊首先與院長及工作人員進行了簡短的對接。隨后,志愿者們便迅速投入到各項暖心服務中。他們圍坐在老人身邊,像家人般親切地拉著家常,全神貫注地傾聽老人們講述那些沉淀著歲月印記的故事。一句句關切的問候,一陣陣開懷的笑聲,如同和煦的陽光,瞬間驅散了院落的寧靜,溫暖了每一位老人的心田。貼心的志愿者們還仔細地為老人們清洗水果、遞上溫熱的牛奶,用最樸實的行動傳遞著濃濃的關懷。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志愿者們更是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耐心引導他們進行一些簡單的身體活動,那份細致入微的體貼,讓老人們眼角眉梢都洋溢著舒心的笑意。
圖二:團隊成員細心為老人清洗水果 攝影:高潔

圖三:團隊成員熱情地將水果、牛奶送到老人手中 攝影:高潔

圖四:團隊成員悉心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 攝影:高潔
健康是晚年幸福的重要基石。團隊成員們積極協助醫(yī)護人員,為老人們測量血壓、檢測血糖,并化身“健康小助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解答老人們關于日常保健的種種疑問,為老人們的健康增添了一份安心保障。看著血壓計上穩(wěn)定的數字,聽著志愿者們的暖心叮嚀,老人們的臉上綻放出安心的笑容。
圖五:團隊成員協助醫(yī)護人員為老人進行健康檢查并解答疑問 攝影:高潔
在數字賦能環(huán)節(jié),志愿者們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學習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了智能手機應用普及課程。他們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指導老人們如何進行視頻通話,讓親情“面對面”;教他們如何拍照記錄美好瞬間;引導他們?yōu)g覽新聞、了解天下事。面對這道無形的“數字鴻溝”,老人們展現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戴上老花鏡,手指在屏幕上略顯笨拙卻無比認真地滑動著,不時提出“這個按鈕是干嘛的?”、“怎么找到我兒子?”等問題。在志愿者們一遍遍的示范和鼓勵下,老人們驚喜地發(fā)現自己也能掌握這些“新玩意兒”,當成功撥通第一個視頻電話,看到屏幕那端熟悉的面孔時,滿足的笑容如同孩子般純真燦爛。
圖六:團隊成員進行數字技術普及 攝影:高潔
為了讓老人們感受到家的溫馨,志愿者們還挽起袖子走進敬老院的廚房,虛心向大廚請教,熱火朝天地參與到午餐的準備工作中。洗菜、切配、幫忙打下手……大家分工協作,歡聲笑語與鍋碗瓢盆的叮當聲交織在一起,廚房里洋溢著濃濃的煙火氣和愛心暖意。一頓飽含心意與祝福的豐盛午餐,讓老人們在味蕾上也感受到了志愿者們的深情厚誼。
圖七:團隊成員為老人準備餐后水果 攝影:高潔

圖八:團隊成員與廚師長合影留念 攝影:高潔
夕陽西下,活動在依依惜別中落下帷幕。此次淮北師范大學“銀齡暖陽”暑期實踐活動,如同一股青春的暖流,為蔣疃敬老院的老人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歡樂與溫暖。對志愿者們而言,這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在傾聽歲月的回響中,他們讀懂了責任;在跨越數字的鴻溝時,他們踐行了所學;在每一次真誠的互動里,他們收獲了奉獻的純粹快樂與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 通過“數字賦能”與“人文關懷”的雙重奏,志愿者們不僅為老人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新色彩,拓展了他們的社交邊界,也在實踐中錘煉了溝通協作能力,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青春贊歌。未來,“銀齡暖陽”志愿服務團隊將繼續(xù)秉持這份初心,將愛與科技的溫暖送到更多老人身邊,助力他們擁抱更加幸福、多彩、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通訊員: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