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科技之旅:合肥科技館的紅色寶藏》
發布時間:2025-08-06 關注: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楊智鵬
為扎實推進紅色資源挖掘工作,7 月 15 日,小隊走進合肥科技館,針對紅色資源區開展了一場細致入微的調研活動。為確保調研質量,我們提前三天與科技館工作人員取得聯系,獲取了紅色資源區的基本展陳框架,并準備了筆記本、錄音筆、相機等工具,明確 “記錄 — 拍攝 — 整理” 的協作模式。
抵達合肥科技館后,小隊首先在紅色資源區入口處的導覽圖前駐足,結合提前查閱的館內資料,確定了 “按歷史脈絡推進、分板塊重點記錄” 的調研路線。在“革命烽火中的科技力量” 板塊,我們逐一查看了陳列的老式電報機、手搖發電機等實物展品、仔細研讀展品旁的文字說明,對 1948 年合肥本地革命工作者使用這些設備傳遞情報的歷史細節進行標注,還通過館內語音導覽系統反復收聽相關故事,記錄下3處需要進一步考證的歷史節點。
在互動體驗區,小隊參與了 “紅色科技工作者模擬采訪” 活動,一人扮演革命時期的科技工作者,一人模擬記者進行提問,圍繞 “在物資匱乏的條件下如何堅持技術攻關”“是什么信念支撐你們突破重重困難” 等問題展開情景對話,深刻體會到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期間,我們還主動與展區講解員交流,請教紅色資源區的展品征集過程、年均接待量及針對青少年的教育活動設計等問題,詳細記錄下 “每年暑期開展‘紅色科技小課堂’12 場,覆蓋學生100余人次” 等關鍵數據。
調研尾聲,小隊在館內休息區整理當天資料,共收集實物展品信息 28 條、歷史故事 15 則、采訪記錄3頁,計劃后續通過分類梳理,形成《合肥科技館紅色資源區調研簡報》,為更多青年了解紅色科技歷史提供參考。
此次合肥科技館紅色資源區的深度調研,讓我們在實踐中真切感受到紅色基因的強大生命力。下一步,我們將把調研所得整理成圖文并茂的報告,助力紅色資源的挖掘與傳播,讓更多人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