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非遺文化邂逅童真童趣,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2025年6月24日,湘潭理工學院拾遺瑰寶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期間,走進隆回縣灘頭鎮幼兒園,開展“非遺進校園”主題活動。通過木版年畫拓印、創意拓染、心理畫扇等趣味實踐,為孩子們打開傳統文化的奇妙世界,讓灘頭年畫這一國家級非遺在童心中生根發芽。
灘頭年畫拓?。汗彭嵭律?/strong>
活動中,孩子們小心翼翼地用刷子蘸取顏料,涂抹在模板上,再將紙張覆蓋,用手掌慢慢按壓,專注的神情仿佛讓時間靜止。一張張色彩鮮艷的年畫從模板上“誕生”,孩子們的歡呼聲回蕩在教室。志愿者們耐心講解灘頭年畫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從選紙、調色到拓印,每一步都細致入微。孩子們不僅學會了拓印技巧,更在心中種下了傳統文化的種子,讓這承載千年歷史的民間藝術在小手中煥發新活力。

▲圖為隊員在教孩子們拓印刷色
草木拓染: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神奇的畫家,草木拓染便是與自然對話的方式。孩子們手持采摘的花草回到教室,在志愿者引導下,將花草擺放在潔白棉布上,用木棒輕輕敲擊,讓花草的顏色與紋理完美印刻在布料上。教室里彌漫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孩子們仿佛置身詩意自然王國。有的選嬌艷花朵留住春天絢爛,有的擇翠綠樹葉記下夏日生機,每塊拓染布料都獨一無二,記錄著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與探索。“拓染作品走秀”更讓孩子們的創意得以盡情展現。

▲圖為隊員在幫助孩子們拓印染色
心理繪畫扇子:心靈之舞
一把小小的扇子,成為孩子們表達內心世界的舞臺。心理繪畫扇子課程中,志愿者引導孩子們閉眼想象心中美好畫面,再拿起畫筆在扇面上揮灑情感與夢想。孩子們完成后將扇子裝進信封,讓扇子成為“說”心事的載體。

▲圖為隊員和孩子們手握手繪扇合影
“客人老師,下次還教我們做好嗎?”孩子們的純真提問,讓團隊成員深受感動。當古老的灘頭年畫在孩童手中重現風采,當自然草木在布面留下藝術印記,當內心世界在扇面得以傾訴,此次活動是傳統文化根脈與未來傳承者的深度對話,更是美育教育與心靈滋養的有機融合。拾遺瑰寶隊以創新教學方式,將非遺文化轉化為適合幼兒認知的實踐體驗,讓灘頭年畫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孩子們的童年記憶,同時通過藝術創作與心理引導相結合,幫助幼兒建立對美的感知、文化的認同及自我表達能力。

▲圖為團隊成員和孩子們的大合影
拾遺之路漫漫,瑰寶之光灼灼。“拾遺瑰寶”隊將繼續行走,用行動詮釋守護與傳承。而今日灘頭鎮中心幼兒園里,一張張專注的小臉、一幅幅充滿生機的作品、一聲聲清脆的笑語,便是這條路上最動人、最有希望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