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紫露 報道 柯小倩 攝影)為增強青少年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引導其參與氣候行動,武昌理工學院崇陽筑夢志愿服務隊于2025年7月23日在咸寧市港口鄉洞泉小學開展“氣候行動”主題課程。課程通過理論講解、互動討論與實踐規劃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初步掌握氣候知識,樹立環保意識,為青少年成為氣候行動的踐行者與傳播者奠定基礎。


據了解,本次課程由該服務隊隊員彭治一擔任主講,面向洞泉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開展。課程以“認識氣候,共護家園”為理念,圍繞“什么是氣候”、“氣候變化為何與我息息相關”、“如何向朋友解釋氣候變化”、“如何調動身邊人開展實際行動”四個板塊,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形式推進。
課堂伊始,彭治一以“身邊長期天氣特征”為切入點,用通俗語言解釋“氣候”概念,結合家鄉氣溫、農作物生長的變化實例,讓學生感知氣候與生活的關聯,引發對“氣候變化為何與我相關”的討論,學生們積極分享自身觀察到的天氣變化現象。
在“如何向朋友解釋氣候變化”板塊,彭治一通過情景模擬引導學生互動,讓兩人一組分別扮演講解者與提問者,用生活化例子解析氣候變化的成因與影響,學生們結合農村場景給出了貼合生活的解釋。
“如何調動身邊人開展實際行動”環節中,彭治一引導學生圍繞環保舉措展開討論,學生們提出節約用電、綠色出行等建議,經梳理形成“青少年氣候行動清單”。課程還組織學生分組設計“家庭環保計劃”,誕生了減少塑料袋使用、參與植樹等具體方案。
課程接近尾聲時,彭治一鼓勵學生將課堂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并約定下次課程分享行動成果,學生們手持自主設計的“行動清單”,展現出參與熱情。
最后,記者采訪到洞泉小學四年級學生黃可欣,她舉著自己設計的“家庭環保計劃”說:“以前不知道平時關燈、少用塑料袋這些小事和氣候有關系,這節課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能為保護氣候出份力。我打算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照著計劃做,還要告訴小伙伴們,讓大家都來關心我們生活的環境,一起守護我們的家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