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美育教育對于兒童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尋美而行,以心潤夏”社會實踐團隊走進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水泉村兒童服務站,開展了一場以“折紙·扭扭棒·自己畫風車”為主題的創意美育課。本次活動旨在通過藝術教育,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動手能力,用藝術點亮童心,用陪伴溫潤成長。
活動前,隊員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精心挑選了適合兒童操作的手工材料,如彩紙、扭扭棒、水彩筆、風車等,并設計了一系列簡單易學又富有創意的手工教程。此外,隊員們還接受了專業的教學培訓,確保能夠安全、有效地指導孩子們完成手工制作。
7月13日上午,隊員們攜帶著準備好的材料抵達。孩子們早已在閱讀區等候,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即將開始活動的期待和好奇。

圖為孩子們認真折紙。張孝申供圖
活動開始,隊員們首先向孩子們展示了如何折紙。他們耐心地講解每一個步驟,從對角折疊到剪裁,再到組裝。孩子們跟著隊員的指導,一步步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當孩子們互相展示自己的成果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自豪和喜悅的笑容。
“先把彩紙對角折,再折一次,用剪刀輕輕剪開……”團隊成員孫雯一邊示范,一邊蹲下身手把手教學。短短十分鐘,一張張彩紙在孩子們手中變成了愛心、紙飛機……隨后,隊員們拿出五顏六色的扭扭棒,引導孩子們把扭扭棒扭成愛心、星星、眼鏡框,孩子們新奇又歡喜。在完成了基礎的手工制作后,隊員們鼓勵孩子們拿起畫筆,在空白的風車上添加色彩。孩子們在風車上畫上了彩虹、花朵、水果等圖案,每一件作品都充滿了童真和創意。

圖為孩子們創作風車。張孝申供圖
在制作過程中,隊員們與孩子們進行了深入的互動和交流。他們不僅教授孩子們手工技巧,還引導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過這些互動,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制作手工藝品,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用藝術來表達自己。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其中一位小朋友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制作扭扭棒和折紙,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用藝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隊員們也分享了他們的感受,他們認為,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能夠將美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幫助他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圖為活動結束孩子們與團隊成員成果合照。郭若溪供圖
在活動的最后,孩子們和隊員們一起在相機前合影留念。他們手持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快樂的笑容。這張照片不僅記錄了這次活動的美好時刻,也將成為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記憶。(通訊員李進欣)
此次“尋美而行,以心潤夏”支教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手工制作課程,更是一次深刻的美育教育實踐。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還能夠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同時,這樣的活動也有助于孩子們建立自信心,學會表達自己,這對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尋美而行,以心潤夏”社會實踐團隊將持續在涇川縣水泉村進行支教,開展更多類似的美育教育活動。他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活動,將更多的美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用藝術陪伴他們成長,用初心守護他們的夢想。

圖為小朋友的成果展示。郭若溪供圖
在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尋美而行,以心潤夏”社會實踐團隊在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水泉村兒童服務站開展的創意美育課的最后,團隊隊長白卓凡感嘆道:“這是一次成功的美育教育實踐。它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和知識,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將能夠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用藝術點亮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