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尋美而行,以心潤夏”社會實踐團隊在涇川縣城關鎮水泉村暑期愛心課堂持續進行中。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增進各民族少年兒童間的情感交融,來自各民族的少年兒童齊聚一堂,通過游戲互動、故事分享、集體頒獎等環節,共同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童真贊歌。
本次課堂以民族團結為核心,旨在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各族兒童在實踐中感受民族團結的意義。活動現場布置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營造出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少年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促進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此次活動旨在為各族小朋友搭建一個相互認識、增進友誼的平臺,讓“三個離不開”思想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圖為隊員與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王傳銅供圖
活動現場,隊員們組織各族小朋友開展了互動游戲。游戲結束后,孩子們認為,今天的每個任務都需要大家協同配合才能完成,這正是民族團結的意義——56個民族如同拼圖般緊密相依,像傳遞和平鴿一樣互助前行。來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隨機組隊,在歡笑與加油聲中沖向終點。孩子們望著共同完成的成果,眼中滿是對團結力量的直觀認知。
圖為隊員與孩子們做游戲。王傳銅供圖
隊員們和大家一起參加活動,為小朋友講解民族團結的故事。孩子們認真聽著,用力點頭,清澈的眼睛里映出對“團結”的向往。少年兒童是民族的未來,讓各民族孩子從小相知相親、守望相助,是筑牢民族團結根基的重要舉措。本次課堂正是為孩子們搭建起交流的橋梁,讓團結之花在童心沃土中綻放。每個民族都是中國大家庭的重要一塊,各民族的文化都很珍貴,要牢記心底。現場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加深了對各民族文化的認知。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融合民族特色的互動游戲環節。
圖為隊員為孩子們講解民族團結。郭若溪供圖
頒獎環節中,隊員們手持紀念品,他們首先向在場的各族小朋友致以誠摯的祝賀,大家用行動詮釋了民族團結的意義。不同民族的孩子并肩站在臺前,這份榮譽不僅是對孩子們表現的肯定,更寄托著對大家的期望。隊員們表示,孩子們能將這份團結互助的精神帶進校園、帶入生活,成為連接各民族情誼的小小橋梁,認真做守護民族團結的小小衛士。簡單的儀式里,傳遞著對孩子們傳承團結精神的深切期許。
圖為隊員為孩子們發放獎品。郭若溪供圖
此次課堂的舉辦,不僅讓各族小朋友在歡樂中收獲了友誼,更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參與活動的孩子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大家在實踐中體會到民族團結的重要。從民族知識的分享到團隊游戲的配合,從稚嫩的發言到真誠的笑臉,孩子們的每一個瞬間都可以看到,民族團結的種子早已在幼小的心田扎根。孩子們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民族團結的使命,將這份溫暖延續,讓團結之花在成長的道路上愈發絢爛。讓民族團結之花在下一代心中常開長盛。
圖為隊員與孩子們的合照。郭若溪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