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釋放學生主體活力 ,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雙減”政策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在時間的見證中,“雙減”政策號召并引領了家庭、學校、機構及社會各界不斷做出改變與轉型。蒼翔志教小分隊的成員們也沒有停止深入調研的步伐,在教育局鄭前成老師的帶領下,孫合均,沈嘉玨,邵瀅倩,蔡佳怡一行人再度出發,對靈溪鎮觀美小學和藝才托管培訓學校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旨在深度剖析“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新生態,把握未來教育新方向。
落實·減負擔增拓展
今天蒼翔志教小分隊在觀美小學結束了“五育并舉”課程的最后一節,恰逢其時,校長劉成余先生親臨現場觀摩課堂。機緣巧合之下,我們有幸邀請了劉校長參加本次的訪談。提起“雙減”,劉校長特別激動,在談話中他多次提到“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作為一校之長,他積極響應“雙減”號召,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學校精心規劃并設計了一系列拓展型課程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學校尤為關注學生的體育素質,通過大課間活動、體育拓展課程、每周3-4節的體育課程來保證學生的運動量,扎扎實實落實體能素質目標。

參觀·課程豐富多彩
沿路南上,我們的目光轉向了藝才托管培訓學校。負責人許小燕老師熱情洋溢地接待了我們,并帶領大家參觀了學校的教室和課程。每打開一扇門,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和發現,或是手工教室里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容,或是美術教室里一幅幅充滿生命力與色彩張力的畫,亦或是觀影教室里一雙雙專注認真的眼神……徐小燕老師并沒有直言她為響應“雙減”政策所付諸的實踐,但從一扇扇推開的門中,我們看到了其中飽含的心血與付出,更看到了她對教育的那份情懷。

支持·有情懷有眼光
在訪談中,我們才了解到,藝才托管培訓學校創立初期便承受著新冠疫情和“雙減”政策出臺的雙重打擊,而正是這份對教育的情懷支撐她走到現在。徐小燕老師提到,“我創立這個學校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沒有別的”,這份初衷,讓每一個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
談及“雙減”政策,徐老師坦言,在初期確實受到了許多沖擊,但機構的教師們積極適應新環境,深入分析市場需求,從最初的“藝術+托管”型轉變成為多元“托管”型,并且開拓了許多益智拓展課程,如魔方課,戶外課等等。如今,這所培訓機構已經成為托管類機構中的典型范本。

改進·正規化多樣化
藝才學校始終重視口碑與溫度,他們堅信只要堅守本心,堅持正規化,不斷創新變革,就一定能夠踏出一條積極發展的道路。負責人徐小燕老師也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各類機構正規化的監管,減少行業內的惡性競爭,為教育培訓機構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而藝才托管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則表示,他們將繼續堅持正規化、多樣化的發展方向,不斷創新課程內容與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個性化的教育。

"雙減"政策的深入實施,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更加公平、健康、和諧的教育生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托管機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教育的真諦與使命。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文/滴水行動之蒼翔志教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