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豐盈:留守兒童的心靈成長之旅
時間:2024-07-19 00:29:02 關注:
近日,寧波大學滴水行動之遇見小分隊踏上了象山縣高塘島的這片土地,這里群山環抱,海天一色,卻也承載著許多留守兒童的期盼與夢想。為了深入關注并改善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小分隊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為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
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高塘學校的教室,朱逸菲老師手持一張潔白無瑕的紙,緩緩步入課堂,她溫柔而堅定地對學生們說:“這張白紙,象征著你們純潔無瑕的心靈,需要我們共同守護。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校園欺凌。”
隨后,教室里的大屏幕亮了起來,福克斯短片《失物招領》緩緩播放,影片中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內心世界深深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學生。朱老師輕聲引導:“請大家閉上眼睛,趴在桌子上,回想一下,在你們的成長道路上,是否也曾不經意間成為過欺凌的旁觀者,或是默默承受過欺凌的痛苦?”
片刻的沉默后,學生們開始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朱梓晨真誠著說:“我曾經看到同學被欺負,但我沒有勇氣站出來。現在我知道,我應該學會說‘不’,并幫助他們。”朱老師點頭贊許:“面對欺凌,我們每個人都是關鍵的一環。學會勇敢站出來,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第二節課是《做情緒的主人》,沈欣老師以《頭腦特工隊》中的情緒角色為引子,生動地向學生們介紹了情緒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樂樂、憂憂、怒怒、怕怕、厭厭,它們就像是我們心中的五位小精靈,陪伴著我們經歷生活的點點滴滴。”沈老師的話語充滿了童趣和哲理。
緊接著,“情緒表演大比拼”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學生們紛紛上臺,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生動地演繹了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隨后,“抽取情緒盲盒”游戲更是讓笑聲和歡呼聲充滿了整個教室,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識別和理解不同的情緒狀態。
“我小的時候正睡覺呢,突然驚醒發現自己身上有蜘蛛爬過,我害怕極了。”“前幾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方特玩了,里面的項目都很驚險刺激,我玩的特別開心。”“我聽到同學們背后說我壞話,我不開心。”……同學們分享了自己不同的情緒。
最后,在沈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動手制作了“情緒小瓶子”,用色彩和圖案來表達自己當前的情緒狀態。周艾妮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我用藍色代表平靜,紅色代表熱情,我希望自己能更好地管理這些情緒,讓它們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動力。”
課程在一片溫馨與感動中落下帷幕,全班學生齊唱了一首由沈老師自創的情緒歌,“如果感到害怕挺起小胸膛,嘿嘿。如果感到生氣請做深呼吸,呼呼。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放聲笑一笑,如果感到快樂你就笑一笑,哈哈。如果感到討厭你就揮揮手,別這樣。如果感到憂傷你就抱一抱,抱一下。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放聲笑一笑,如果感到快樂你就笑一笑,哈哈。”
沈老師深情總結:“情緒是我們最真實的朋友,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做情緒的主人,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寧波大學滴水行動之遇見小分隊的隊員葛婧怡在聽了兩堂心靈的豐盈的課堂后,不禁發出感嘆:“這次行動,不僅為象山高塘島的留守兒童們帶來了寶貴的心理健康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關愛自我、尊重他人的種子。未來,這些種子將生根發芽,為構建更加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貢獻更大的力量。”
作者:沈欣 來源:寧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