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秧歌文化的交流和發展,7月15日,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譯”見秧歌實踐隊前往膠州市東小屯村開展調研學習活動,探訪膠州秧歌的傳承和發展狀況,為保護非遺文化貢獻力量。
圖為“譯”見秧歌實踐隊采訪村委會委員。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子奇 供圖
東小屯村位于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西北方向,其自然風景絢麗,文化底蘊深厚,是膠州秧歌的發源地。調研過程中,實踐隊首先來到東小屯村村委會。在這里,團隊成員和村委會委員進行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了膠州秧歌的歷史淵源、傳承狀況和發展現狀。
在村委會委員的帶領下,實踐隊隊員們走進村民家中進行面對面交流。村民們熱情淳樸,向隊員們展示家中色彩鮮艷的秧歌服飾、彩扇和綢帶,這些道具十分精致,從選材到上色,匯聚著傳承人的心血和智慧。
圖為“譯”見秧歌實踐隊在東小屯村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子奇 供圖
通過本次鄉村調研學習活動,實踐隊獲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研究素材,深入了解了秧歌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傳承狀況,也發現了秧歌文化傳承過程中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后續,實踐隊將持續開展秧歌文化宣傳工作,為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推動膠州秧歌的繁榮與發展。(通訊員 喬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