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一扇家門,打開一扇心門
——“紅燭行動”家訪暖人心,共育促成長
“教育是用一片樹葉搖動另一片樹葉,家訪是用一顆心靈去感動另一顆心靈”。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梁。經調研發現,半崗鎮中心學校的學生中有70%學生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缺乏父母陪伴。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生的生活情況以及其與家長的溝通情況,促進家校密切合作,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生科院赴阜陽潁上“紅燭行動”愛心支教本科生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16日開展了以“家訪暖人心,共育促成長”為主題的家訪活動。
在家訪前一天的晚上,“紅燭行動”愛心支教團隊全體成員集體開會,提前給被家訪的家長打電話確定家訪時間,討論并分配家訪任務,成員們三人一組為單位進行家訪,說明家訪注意事項。
在家訪過程中,支教隊員通過與家長聊天,了解家訪對象的生活環境,詢問家長孩子在家的學習及生活情況,并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此外,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團隊成員注重家長與學生的交流情況和交流方式,充當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潤滑劑。
家訪結束后,團隊成員詢問家長對于本次支教活動的建議。“我覺得可以增加作業輔導、題目講解等來加強學生課余時間的學習效率”這是家訪的一名家長對于本次支教的建議。諸如此類的建議有很多,團隊成員均仔細記錄,并最終統一匯總采納,根據家長的建議調整后續課程安排及教學方向,進一步優化教育內容和方式,使“紅燭行動”支教團隊的課程安排更加符合半崗鎮中心學校學生們的教學特點。
通過今天的家訪,“紅燭行動”愛心支教團隊的成員對本次支教的學生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并對本次支教學校中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情況有了一個初步了解,為后續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更改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提供了理論基礎。今天家訪的順利開展,讓團隊成員對本次支教活動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相信“紅燭行動”愛心支教團隊成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能夠與學生、家長同舟共濟,共同書寫此次支教活動更絢麗的華章!
圖為團隊成員為家訪準備的牛奶以盡心意。陳晨 攝
圖為團隊成員前往被家訪學生家里的路上。陳晨 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家長交談。陳晨 攝
圖為團隊成員詢問學生在家學習情況。何昊澤 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家長聊天。盧德明 攝
圖為團隊成員攙扶失明的奶奶。盧德明 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家長及學生的合影。盧德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