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7月15日訊】(通訊員:章嘉文)2024年7月4日,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育心啟航,弘揚教育家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團金華市小組的團隊成員章嘉文來到了位于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的陳望道的故鄉(xiāng)。在陳望道的故鄉(xiāng)中,她找尋到陳望道先生的教學故事,學習他的教學理念,教育精神。

在分水塘文化禮堂中陳列著陳望道先生的生平經(jīng)歷,陳望道先生在教學中的故事。
陳望道先生是浙江省義烏市分水塘村人,是現(xiàn)代著名的學者,杰出的語言學家和教育家。他一生追求民主、科學、進步,是我國語文革新運動史上的倡行者。他擔任復旦大學校長25年,為弘揚教育事業(yè),樹立優(yōu)良學風,倡導學術研究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文化禮堂中,一則陳望道的廉潔故事讓她深受感動:1944年秋,陳望道先生在復旦大學講授修辭學,第一堂課上,他微笑著向買過其所著《修辭學發(fā)凡》的學生退還了版稅。蓮的優(yōu)良品質(zhì)在陳望道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走進陳望道先生的故居中,其中一間簡單的書房承載著他的成長故事。1891年1月18日陳望道先生出生于農(nóng)民家庭,但他學習刻苦,學習成績卓越。他曾赴日本留學,尋求救國圖存之道。
艱苦的條件并未讓陳望道先生停下前進的腳步,在一間柴房中,陳望道先生完成了對《共產(chǎn)黨宣言》的翻譯。
在參觀望道展示館的過程中,她進一步深入認識陳望道先生。
展板上寫著陳望道先生的故事: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后,陳望道先生回到祖國,任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國文教員,他以講臺為陣地,投身到新文化運動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活動中,并且率先參加了浙江“一師風潮”中。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任職期間,陳望道先生與夏丏尊、劉大白、李次九等國文教員倡導新思想、新文化,大膽改革語文教育,推行白話文和新聞學,并積極支持和參加本校師生編輯的多種宣傳新思潮的刊物,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
1934年,陳望道先生發(fā)起了“大眾語”運動,創(chuàng)刊《太白》。1935年,他與胡愈之、葉圣陶等發(fā)起組織中國語言學會。1939年他與陳鶴琴等主持舉辦“中國語文展覽會”。新中國成立之后,陳望道先生積極支持文字改革和推廣普通話工作,畢生從事文化教育和語文研究工作。

在本次走訪陳望道故居以及參觀望道展示館的過程中,“育心起航,弘揚教育家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章嘉文聆聽了陳望道先生在分水塘村的故事,感受了這位愛國教育家對中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所付出的汗水與巨大貢獻。陳望道先生曾說過“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正如雕塑上的陳望道先生攻讀書本,潛心翻譯,在拼搏與努力之后,他品嘗到了真理的味道。作為一代德高望重的大師,陳望道先生秉持著民主、科學以及進步的理念,銳意創(chuàng)新,以潛心研究的態(tài)度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學方針對于人民教師提供了經(jīng)驗指導。
嘉興大學平湖師范學院“育心起航,弘揚教育家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團 責任編輯:章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