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碧水丹山,品味千年茶韻
福建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探尋武夷文化之根
茶香古韻卷,碧水丹山間,2024年7月10日,福建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現代產業學院“溪夢行吟·崇陽水韻”暑期社會實踐隊探訪了國家5A級風景區——武夷山風景區,深入體驗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結合的山水佳作,為幸福河湖的建設提供了可靠依據。
實踐隊成員首先參觀了燕子窠“三茶”統籌展示館,一進入展示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茶園風光圖,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展示館內部分為三個主要展區,分別展示了茶葉的歷史、種植與制作工藝以及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歷史展區,他們通過珍貴的文物和詳實的圖文資料,了解了茶葉從古代絲綢之路傳至世界各地的歷程,以及在中國不同朝代的演變和發展。種植與制作工藝展區讓他們近距離觀察到了茶葉的生長過程,以及從采摘到成品茶的精細制作流程。而茶文化傳承與發展展區,則是通過數字多媒體互動體驗,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茶藝表演、茶道哲學以及現代茶產業的創新成果。此外,展示館特別設置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的實景還原區。在這里,他們可以看到總書記當年親切詢問茶農生產情況的照片,以及他對茶產業發展提出的殷切期望。這一幕幕場景,不僅讓他們領略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讓他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燕子窠“三茶”統籌展示館。由吳瓊瑤供圖。
隨后,實踐隊成員來到武夷山景區上游月亮灣與下游武夷宮,實踐隊員運用現代化的科研設備和儀器對水體進行了采樣與記錄。在水質分析中,數據顯示月亮灣的水體呈透明,保持著極高的純凈度;而武夷宮水體呈淡綠色,純凈度較良好,進一步證明了武夷山河流生態保持在較高水平,河流生態保護富有成效。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水質檢測。由吳瓊瑤供圖。
10日下午實踐隊成員前往武夷山赤石暴動紀念館,閱覽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見證地之一,場館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紅色血脈的歷史、過程及賡續,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展品,無聲地訴說著新四軍的艱辛與不易,跨越時代的赤石暴動的歷史畫面浮現在眼前,讓實踐隊成員感受到革命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激勵著他們在新時代繼續奮斗,感悟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緊接著,實踐隊成員在南平市水利局工作人員方澤浩的帶領下,來到了當地茶室品茗,嘗到了當地巖茶大紅袍的瑞香,水仙的清甜以及肉桂的濃烈。唇齒間殘留的茶香縈繞在心頭,茶文化的獨特魅力瞬間迸發。在品茗的過程中,他們與茶藝師相互交流,了解茶的歷史與制作工藝,對茶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認知,親身體驗好茶出品的不易。武夷山茶文化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旅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品茗不僅是一場味覺的盛宴,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正如實踐隊成員所言:“在這樣的活動中,我們不僅品嘗到了好茶,更感受到了慢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力量。
通過本次活動,實踐隊成員不僅增進了對中國茶文化的理解,也體驗了河流清澈河帶邊的美好生活,武夷山文化之旅無疑是為幸福河湖建設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與啟發,也是對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的更深層次的感觸與理解。實踐隊的成員圍繞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聯合更多的群眾,參與到保護自然環境的行動中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我們攜手同行,從現在做起,共同維護美麗河流的健康!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茶園。由吳瓊瑤供圖。
學校:福建師范大學
姓名:張煊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