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瑩妤)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浪潮中,佛山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薪火之隊”于2024年7月9日,踏上云浮市新興縣大江鎮的土地開展了一場旨在深度剖析社會治理效能與民生服務體系創新的田野調查與訪談活動。隊伍連續走訪了云浮市新興縣大江鎮黨群服務中心和黨員志愿服務崗等多地,并對相應工作人員進行了系列訪談。
黨建引領,服務入微。大江鎮黨群服務中心內,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整潔明亮的便民服務窗口上,營造出一種溫馨而莊重的氛圍。調研隊伍對一位面帶微笑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據介紹,黨群服務中心作為民政服務的第一線,承擔著各類救助政策的咨詢與辦理工作,工作人員需要解答村民們的貸款救助疑問,例如貧困學生的助學基金貸款申請手續。她特別提到,除了日常的救助工作,服務中心還特別關注村里的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深入留守兒童家庭進行走訪慰問,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當采訪者問起是什么力量支撐和指導著他們的日常工作,她回答道:“是‘凝聚黨心,服務群眾’的莊嚴承諾。”

(隊伍正在采訪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通訊員:鄧焯然 供圖)
志愿為民,情暖人心。隊伍深入探訪了當地的黨員志愿服務崗,這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模式,為村民提供了包括愛心理發崗和法律咨詢崗在內的多項貼心服務。采訪過程中,黨員志愿服務崗的志愿者向我們分享了他印象最深刻的服務故事。曾有一位年邁的婆婆因常去的理發店電話無法接通而焦急萬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困境,婆婆沒有放棄,而是想起了鎮里黨員志愿服務崗設立的愛心理發崗。于是,她懷著一絲希望,踏入了志愿服務中心的大門。在這里,經過志愿者的熱心幫忙,婆婆的理發難題很快得到了解決。這位工作人員感慨地說:“黨員志愿服務崗不僅僅是一個提供服務的場所,它更是我們傳遞正能量、構建和諧社會的橋梁。”

(隊員正在采訪黨員志愿者 通訊員:鄧焯然 供圖)
水庫載史,精神領航。在調研活動中,隊伍還采訪到了一位年輕的鎮政府基層工作人員。采訪中,當談起他的日常工作開展過程時,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新興縣大江鎮當地“水庫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傳承。這位基層工作者強調了當地政府將“水庫精神”融入到每一項工作中去的要求。“水庫精神,就是團結、奉獻、開拓、擔當。”他深情地闡述道,“這種精神在大江鎮有著深厚的根基,它源自于當年合河水庫建設的艱辛歷程,那段歲月鍛造了大江鎮人民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品質。而今,這種精神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每一個基層工作者的心中,成為我們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

(隊員采訪鎮政府基層工作人員 通訊員:鄧焯然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