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青年科技服務社會,南京工程學院交通工程學院“天印白鷺”實踐團隊近日開展了以“走進車企·科普社區”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先后赴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上汽大眾儀征生產基地、2025上海國際汽車輕量化技術展覽會,并走進周邊社區開展公益科普宣講,全面解讀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車聯網等前沿技術及其社會影響。

走進車企,聚焦產業前沿。在儀征基地的實地研學中,團隊成員在工程師帶領下近距離觀摩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系統學習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原理、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邏輯以及車聯網的實際應用場景。志愿者們穿梭于現代化車間,了解精密機械臂協同裝配、智能化質檢系統的高效運行,深刻感受到“工業4.0”在中國制造業中的生動落地。此次參訪不僅讓學生們對未來汽車產業商用化路徑有了直觀認識,也為后續科普內容的轉化積累了寶貴素材。

走出校園,洞察行業趨勢。為把握行業最新科技動向,團隊專程前往上海,參加2025上海國際汽車輕量化技術展覽會。展會現場,隊員們聚焦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技術,系統考察前沿材料應用、創新結構設計及先進制造工藝。通過與展商技術專家交流,成員們深入理解了輕量化在提升續航、降低能耗、優化性能方面的核心作用,并從多方面收集了行業前沿動態與典型案例,為未來科普內容的更新提供了一手資料。

傳遞科技溫度,走進社區。帶著在車企和展覽會獲得的知識,團隊走進家鄉的社區活動中心與公共廣場,開展精準科普公益宣講。宣講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環保效益、智能駕駛的安全邊界、數據隱私保護及車聯網的未來圖景等熱點話題,將專業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居民理性認識并接納綠色智慧出行新技術。現場互動積極,居民紛紛表示原來電動車在全生命周期的環保投入更具意義,輔助駕駛與完全自動駕駛的邊界也更加清晰。公益宣講有效提升了公眾科技素養,增強了社會對前沿科技的理解與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