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土苗古韻,傳承文化薪火
發布時間:2025-08-25 關注:
來源:毛敏娜 河南工業大學 “工筑恩施,同心圓夢”
探秘土苗古韻,傳承文化薪火
—— 河南工業大學 “工筑恩施,同心圓夢” 團隊走進恩施自治州博物館
(文 /毛敏娜 毛敏娜 圖 /毛敏娜 毛敏娜 審核 / 審核 /)
2025年7月4日 恩施電(通訊員 毛敏娜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尋少數民族文化魅力,2025 年 7月4日,河南工業大學 “工筑恩施,同心圓夢” 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恩施自治州博物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
在踏入博物館前,團隊成員整齊列隊,懷著崇敬與期待的心情,在博物館門前合影留念,為此次實踐活動留下珍貴的起始印記。走進博物館,迎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大廳內,土家族和苗族特色的裝飾元素,如精美的西蘭卡普紋樣、古樸的苗族銀飾造型,瞬間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隊首先參觀了 “恩施記憶 —— 歷史文化陳列” 展廳。從遠古時期的石器、陶器,到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再到明清時期的瓷器、書畫,一件件文物串聯起恩施漫長的歷史脈絡。在一件戰國時期的虎鈕錞于展品前,講解員詳細介紹道:“虎鈕錞于是巴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它不僅是古代的打擊樂器,更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隊員們認真聆聽,不時拿出筆記本記錄,還紛紛湊近觀察文物細節,感受歷史的厚重。
隨后,團隊來到 “恩施風情 —— 民族民俗陳列” 展廳。這里全方位展示了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傳統技藝。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造型獨特的吊腳樓模型、精致的刺繡和雕刻作品,讓隊員們仿佛置身于土苗民族的生活場景之中。隊員們還親身體驗了土家族擺手舞和苗族蘆笙演奏,在歡快的節奏中,深刻感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除了參觀展覽,團隊還圍繞博物館的展陳設計、文化傳播等方面展開了深入調研。隊員們發現,博物館運用了多媒體互動設備、VR 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了觀眾的參觀體驗。但在與游客交流中也了解到,部分游客希望能有更多關于少數民族文化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基于此,團隊結合自身專業知識,向博物館工作人員提出了增設文化體驗工坊、開發線上虛擬展覽等建議。工作人員對團隊的調研成果和建議表示高度認可,并與隊員們展開了熱烈討論。
此次走進恩施自治州博物館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 “工筑恩施,同心圓夢” 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恩施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更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隊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積極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青春力量,讓更多人領略到恩施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文化傳承的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
(毛敏娜)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