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23 關注:
來源: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
溯九曲黃河文脈之源,守千年生態護佑之諾——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與中原文化,增強大學生對生態保護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研究生會組織了“三下鄉”實踐團隊,前往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和黃河地質博物館開展參觀學習活動。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實踐團隊成員們首先瞻仰了炎黃二帝巨型塑像。這座雄偉的塑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人文初祖的敬仰,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傳承與團結精神,也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中原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強大的凝聚力。


隨后,大家漫步在黃河岸邊,親身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和獨特魅力。奔騰不息的黃河水,不僅是自然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的見證者,見證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興衰榮辱。同學們深刻體會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對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在黃河地質博物館,團隊成員通過豐富的實物標本、生動的圖文展示以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全面了解了黃河的形成、演變歷程,以及黃河流域獨特的地質構造和生態環境。館內以漸進式窯洞結構展示了豐富多樣的黃土地貌,如黃土柱、黃土卯、黃土梁等。厚層黃土——古土壤序列,更是生動呈現了近260萬年間黃土高原地區古氣候、環境的變化規律,讓成員們直觀認識到生態環境變遷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同時,博物館圍繞黃河、黃土文化主題,運用多種展示方式,呈現了黃河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通過參觀,同學們了解到黃河的形成、發源地、流經地以及黃河河段的劃分等知識,深刻認識到“人類、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緊密關系,進一步增強了生態保護意識。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是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地考察與學習,同學們不僅對黃河文化和中原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進一步增強了生態保護意識。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但同時也面臨著生態環境的挑戰。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將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次文化與生態的深度探尋之旅。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隊員們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和生態保護意識。未來,學院將繼續組織更多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偉大事業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