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學子跨省宣講傳薪火 實踐育人共筑成長橋——山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育果傳揚,發展筑力”實踐團暑期社會實踐圓滿落幕
發布時間:2025-08-23 關注:
來源:山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育果傳揚,發展筑力”赴魯皖冀云粵母校回訪宣講實踐團
2025年8月,山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育果傳揚,發展筑力”赴魯皖冀云粵母校回訪宣講實踐團,圓滿完成為期一個多月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8名團隊成員跨越五省,走進8所高中,通過線下宣講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為千余名高中生搭建起了解大學、規劃未來的橋梁,同時在實踐中錘煉自我,彰顯山大學子服務社會、反哺教育的青春擔當。
精心籌備:多維度打磨,為宣講保駕護航 為確保宣講活動高質量開展,團隊自6月起便啟動籌備工作,從校際聯絡到內容打磨,每一步都細致入微。團隊成員發揮地域優勢,主動對接高中母校,通過電話會議、線上協商、提交策劃書等方式,累計開展正式溝通37次,量身定制個性化宣講方案8套,成功解決校方關切的場地協調、時間適配等15項問題。
針對普洱一中多元學情、衡水順平中學特色教育等不同校情,成員們靈活調整宣講側重點;為應對設備故障、互動冷場等潛在問題,團隊提前制定預案——準備便攜式投影儀等備用設備,設計問答抽獎、小組討論等互動環節,并開展多輪試講演練,打磨語言表達與時間把控能力。同時,團隊精心制作統一PPT框架,融入山大校史、學科資源、招生數據等核心內容,搭配書簽、卡貼等山大文創禮品,為宣講效果奠定堅實基礎。
張景凱在壽光現代中學宣講
跨域宣講:線上線下聯動,傳遞知識與希望 7月10日至15日,宣講活動在五省同步推進。線下,張景凱走進壽光現代中學,詳解山大百年校史與集成電路學院高升學率背后的教學優勢;魏皖雪在安徽阜陽一中梳理多學科資源,用數據圖表清晰呈現招生分數線;陳柯睿在云南普洱一中結合生活案例拆解專業難點,讓高中生直觀理解集成電路領域的發展前景;李澤周在河北衡水順平中學分享校園美食與社團活動,點燃同學們對大學生活的向往。
線上,許圩琦針對江蘇大豐高級中學學子開展“云宣講”,通過“云逛校園”形式展現圖書館、實驗室等設施,結合該校歷年報考數據提供精準報考建議;林辰軒、孟珂冰等成員則在宣講后,通過專屬QQ答疑群持續為學弟學妹解答疑問,累計回復專業課程、就業方向等問題百余條,形成“宣講+跟進”的閉環指導模式。
此外,團隊還精心剪輯實踐視頻,篩選宣講中的精彩互動瞬間,搭配生動背景音樂與轉場效果,完整記錄活動全過程,為后續宣傳與經驗推廣留存寶貴資料。
李澤周在河北省衡水順平中學宣講
實踐成效:多方受益,書寫教育傳承新篇 此次實踐活動成效顯著,實現了高中生、團隊成員與校際三方共贏。據問卷反饋,90%以上參與高中生對至少一個陌生專業產生清晰認知,集成電路、微電子等專業關注度大幅提升;宣講前后的對比調研顯示,高中生報考山東大學的意愿顯著增強,“非常希望報考”的比例上升約30%,多所高中咨詢量較往年同期增長明顯。
團隊成員在實踐中也實現自我突破——通過與校方協調、現場宣講,溝通表達與組織協調能力顯著提升;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社會責任感與價值感進一步深化。孟珂冰在總結中提到:“看到學弟學妹認真記錄的樣子,才真正明白教育傳承的意義,這段經歷讓我對‘責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動還為校際教育資源聯動搭建橋梁。目前,壽光現代中學、中山紀念中學等多所高中已與山東大學表達合作意向,計劃后續開展高校講座、實驗室參觀等活動;團隊總結形成的“前期調研-內容設計-現場執行-后期反饋”完整宣講流程手冊,也吸引多所高校前來交流取經,為同類實踐活動提供可復制的經驗范例。
陳柯睿在云南省普洱第一中學宣講
青春擔當:以實踐踐初心,以行動繪未來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不僅是一次知識傳遞,更是一場青春力量的接力。團隊成員用親身經歷為高中生點亮成長方向,用專業態度展現山大學子的風采。正如團隊負責人張景凱所說:“我們既是大學生,也是‘過來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弟學妹少走彎路,也讓自己在反哺教育中實現成長。”
未來,山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將繼續依托此類實踐活動,鼓勵更多學子走進高中校園,搭建高校與中學的育人橋梁,讓教育的薪火在青春接力中持續傳遞,為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助力青年成長貢獻更多山大力量。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