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農業大學 2024 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王崇順,我深知在和平年代更應銘記歷史。暑假期間,為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輩,我前往嶗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實踐活動。

推開嶗山革命紀念館的銅門,一股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展廳序廳的電子沙盤上,動態光影勾勒出嶗山地區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略版圖 ,這里曾是膠東半島重要的紅色堡壘,無數革命志士在此點燃反抗侵略的烽火。我駐足在 "山海忠魂" 主題展區,凝視泛黃的作戰地圖,講解員的語音導覽緩緩訴說:1942 年嶗山保衛戰中,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憑借地形優勢,與日偽軍展開七晝夜激戰,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防線。
玻璃展柜里陳列的銹跡斑斑的武器、布滿補丁的軍裝,無聲訴說著艱苦卓絕的歲月。當目光觸及先輩手稿上 "愿以吾輩之青春,護山河之無恙" 的誓言時,我的手指不自覺撫過展柜玻璃,仿佛能觸碰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沿著時間軸深入,多媒體展區通過 VR 技術還原了 1949 年,我軍在嶗山密林中傳遞情報的驚險場景,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隱蔽戰線的驚心動魄。
此次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革命先輩的精神激勵著我。作為食品專業學生,我將以先輩為榜樣,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保障食品安全、服務社會貢獻力量。正如陵園內浮雕所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