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春暉社支教隊為臨沂沂南兒童開展多彩夏令營活動
2025年7月22日,山東大學學生春暉社“沂風詠歸”支教隊聯合當地志愿者,在臨沂市沂南縣湖頭鎮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夏令營活動。音樂合唱的稚嫩歌聲、數獨解題的專注思考、歷史故事的娓娓道來,讓孩子們在歡樂中收獲知識,在互動中感受成長。
上午的音樂課堂上,志愿者老師以一首輕快活潑的《你笑起來真好看》拉開序幕。老師先帶領孩子們逐句學唱,耐心糾正發音和節奏,用手勢引導大家把握旋律起伏。孩子們揮舞著小手,跟著旋律擺動身體,原本羞澀的低年級學生也逐漸放開聲音,用清澈的童聲唱出對歌曲的理解。

在基本掌握歌曲后,老師提出選拔領唱的想法,話音剛落,幾只小手便齊刷刷舉了起來。“老師,我來!”“我想試試!”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模樣讓現場氣氛愈發熱烈。經過簡單試唱,5名表現突出的孩子成為領唱。志愿者老師特意牽著他們的手站在隊伍前排,手把手指導合唱時的站位、自己所唱的歌詞和銜接技巧。經過反復排練,孩子們的合唱逐漸整齊和諧,稚嫩的歌聲回蕩在校園里,成為清晨最動人的旋律。支教隊員們也加入其中,與孩子們手拉手共同演唱,師生同框的畫面溫暖而美好。

下午的課程從一場“頭腦風暴”開始。麥吾蘭老師帶來的《數獨思維》課,以簡單的四宮格數獨引入,用“每行每列數字不重復”的規則開啟孩子們的邏輯思維之旅。“大家看,這一格缺了數字3,因為它所在的行和列都沒有3”,麥吾蘭老師結合板書演示,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釋數獨原理,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易懂。隨后,老師分發不同難度的數獨練習紙,孩子們立刻埋頭演算,有的眉頭緊鎖思考解法,有的小聲和同桌討論思路,還有的舉著練習紙向老師請教。“老師,我解出來了!”一名三年級學生舉著寫滿數字的紙歡呼,臉上洋溢著攻克難題的自豪。整堂課中,孩子們在數字的海洋里盡情探索,不僅鍛煉了邏輯推理能力,更體會到數學的趣味。
緊接著,吳卓睿老師的《歷史長河的奧秘》課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同學們知道中國第一個朝代是什么嗎?”老師的提問引發熱烈討論。從夏商周到秦漢三國,從隋唐盛世到明清風云,吳卓睿老師按照時間軸順序,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各朝代的興衰更迭。講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他用“把七塊拼圖合成一個大版圖”比喻郡縣制的意義;說到唐太宗貞觀之治,他列舉“輕徭薄賦”“任人唯賢”等政策,讓孩子們理解“盛世”的含義。課堂上,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舉手提問:“武則天為什么能當皇帝?”“絲綢之路真的能走到國外嗎?”老師一一耐心解答,還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知道的歷史故事,讓課堂成為互動交流的平臺。
山東大學春暉社“沂風詠歸”支教隊已經在湖頭鎮開展近十天的暑期支教活動,通過趣味化課程設計,為鄉村兒童補充音樂、手工、歷史等課外知識,助力他們全面發展。支教隊員表示,希望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拓寬視野、激發興趣,在心中播下熱愛學習、向往未來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