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青衿植志實踐服務團專訪了青島聯合利農進出口有限公司創始人姜彥全。這位從青島農業大學走出的農學學子,用十年時間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農資領域的創業成果,在青島這片沃土上書寫了“專業賦能產業”的生動篇章。

姜彥全的創業之路始終沿著專業軌跡前行。作為青島農業大學(原萊陽農學院)植保系99級學生,他本科攻讀植物保護專業,研究生深耕植物病理領域,畢業后順理成章進入農藥行業。“我的專業和工作高度吻合,從課堂到職場幾乎無縫銜接。”他表示:正是扎實的專業積累,為其農資創業奠定了核心競爭力。
如今,其創立的聯合利農已發展為涵蓋農藥、特肥兩大核心領域,集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中等規模企業,國內布局濰坊昌邑、德州禹城兩大生產基地,海外在柬埔寨、老撾等5個國家設有分公司,業務輻射國內外市場。
“選擇青島創業,是順勢而為的結果。”姜彥全坦言,山東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產值與管理水平全國領先,而青島作為山東農業龍頭,聚集了眾多農資企業,兼具“港口+農業”的獨特優勢。加之離家近、家庭期望等因素,他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廣州機會,毅然回到青島。
創業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最大的挑戰是跳出打工舒適區。“創業后沒有退路,必須向前沖。”他笑稱自己是“被動創業”——積累足夠經驗與人脈后,與能力互補的伙伴自然組隊。初期面臨的資金、團隊難題,在母校與政府支持下逐步化解:公司研發中心入駐青島農大東門智慧谷,與校方開展技術合作,政府提供免房租等政策扶持,為企業起步注入動力。

對于學弟學妹,姜彥全力薦青島:“這里有成熟的農資產業生態,外向型城市特質便于拓展海外業務,創業土壤肥沃。”他建議,在校期間要打好專業基礎,考取四六級證書,更要珍惜師生與同學資源,“老師的行業資源和同學的互助,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
談及行業前景,他認為農業是永恒的剛需,“無農藥將導致糧食減產30%”,而生物農藥等新興領域潛力巨大。從專業到產業,從校園到市場,姜彥全的經歷印證了:以專業為基、借城市之勢,學農學子同樣能在創業浪潮中開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