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田鎮迎來“醫路健康”突擊隊,大學生為村民開展問卷采集
七月的鄉間小道上,白大褂的身影與夏日蟬鳴撞了個滿懷。一支帶著醫療物資的隊伍正挨家挨戶遞出問卷,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里,藏著對村民健康的圖為志愿者詢問村民身體健康情況并登記信息。“您平時血壓穩定嗎?”“家里老人有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隊員們俯身在樹蔭下耐心詢問,把一個個勾選的答案仔細謄抄,也把村民隨口一提的身體小毛病悄悄記在備忘錄里。問卷上的每道題,都連著后續義診的精準方向——是要多備些降壓藥,還是重點安排骨科檢查,這些帶著體溫的回答,早已為接下來的健康守護畫好了路線圖。陽光穿過樹葉落在問卷上,那些認真填寫的字跡,既是村民對健康的期盼,也是這支隊伍下鄉的意義所在。一份問卷,一句家常,在鄉間的煙火氣里,悄悄織起一張守護健康的網。

青年大學生團隊“醫路健康”突擊隊在呂田鎮為村民進行義診活動
下午,實踐團隊成員抵達呂田村委會廣場,迅速搭建起義診場地。血壓計、艾灸器具、推拿床等有序擺放,健康科普海報張貼上墻,一場聚焦村民健康需求的義診,在村民們好奇又期待的目光中開啟。“阿姨,您血壓有點偏高,平時得少吃咸,多監測著點。”在基礎健康檢測區,團隊成員醫護人員一邊為村民測量血壓,一邊耐心叮囑。測量臺旁,村民們排著隊,從起初對“血壓數值”的懵懂,到聽醫護人員講解高血壓危害、日常調理方法后,逐漸重視起自身健康指標。

何阿姨患有高血壓多年,卻因路途遠、怕花錢,鮮少去醫院檢查。這次免費測血壓,她得知自己血壓控制不佳,志愿者不僅詳細告知飲食、運動注意事項,還留下團隊聯系方式,方便他后續咨詢。“城里醫學生到咱家門口看病,還這么細心,真得謝謝你們。”阿姨握著志愿者的手,反復念叨。基礎檢測區完成超70人次血壓測量,24位村民指標異常。團隊成員認真記錄數據、留存健康檔案,為村民建立起簡易“健康數據庫”,用精準數據守護鄉村健康。
中醫理療:以古法緩解“勞損疼痛”
中醫理療區,艾草香氣彌漫。隊員手持艾灸盒,為吳爺爺調理關節疼痛:“您總干農活,關節受涼、勞損,艾灸能驅寒除濕,多做幾次能緩解。” 溫熱的艾煙縈繞,村民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吳阿姨常年彎腰勞作,腰肌勞損嚴重,隊員手法嫻熟,推、拿、按、揉間,為其放松肌肉。“這手法真管用,腰沒那么僵了!”吳阿姨起身活動,驚喜地說。刮痧區里,隊員用牛角板為村民疏通經絡,一道道痧痕背后,是長期勞作積累的酸痛在消散。志愿者們在旁輔助,向村民普及中醫養生知識:“夏天別貪涼,干活累了用熱毛巾敷敷肩頸……”通俗易懂的講解,讓中醫理念走進村民生活,不少人掏出手機記錄,要分享給在外務工的子女。

細節里的溫暖與堅守
從晨光初綻到暮色降臨,團隊成員顧不上休息,輪流用餐后便回到崗位。劉伯伯因行動不便,志愿者主動上門,為其測量血壓、做簡單理療,還留下常用藥使用說明。“你們比親人還貼心!”老人的話,讓團隊成員滿是觸動。夕陽西沉,義診接近尾聲,村民們帶著健康手冊與輕松的身體,不舍與團隊告別。此次義診,團隊不僅為70余位村民提供服務,更在交流中搭建起健康守護橋梁。

青春逢盛世,實踐正當時。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衛生健康學院“醫路健康突擊隊”以義診為契機,將專業知識融入鄉村需求,用行動詮釋青年擔當。未來,團隊也將持續奔走,讓健康服務扎根更多鄉村土地,讓青春在實踐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