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年新春即將來臨之際,北海市合浦縣月餅小鎮迎來了海絲非遺年貨大集市暨農產品展銷會,為學習富有特色的海絲文化、弘揚優秀的志愿服務精神,1月18日—1月2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探海”實踐隊前往大集市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助力集市順利舉行。
海絲尋蹤·探尋特色農產品起源
合浦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具有幾千年對外貿易、交流的歷史,同樣以豐厚的海內外特色產品聞名。近年來合浦縣積極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打造了多個以海絲特色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區,開展了多項海絲文化專題活動。海絲非遺年貨大集市作為合浦縣海絲非遺館建成后的固定活動,今年如期在合浦縣月餅小鎮舉行。
此次海絲非遺年貨大集市匯集了來自北海市十余個鄉鎮縣的數十種特色農產品,如海鴨蛋、干海鮮、龜苓膏等,充滿了過年的氣息,各種美食讓人應接不暇,吸引了大量來自廣西各地游客前來游玩、購物。為助力集市的正常舉辦、宣傳海絲特色農產品及其歷史與文化,1月18日,實踐隊來到集市,開展了為期數日的實踐調研與志愿服務活動。
實踐隊隊員首先與沙田海味檔主張老板進行了交流,張老板已經連續兩年作為商家參與海絲非遺大集市,她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沙田海產品的歷史,沙田作為合浦縣重要的臨海鄉鎮,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鮮海鮮捕撈并加工成獨居特色的海產品。逐漸,特色海產品成為沙田鎮的支柱產業,乘著海絲非遺大集市的東風,張老板希望能將沙田海產品推銷到各地。

圖為實踐隊員與沙田海味老板交流。 陳泳錕 供圖
海絲活寶·體驗非遺農產品銷售
本次海絲非遺大集市游客眾多,許多攤位工作人員短缺,易造成秩序的混亂,實踐隊員主動請纓,來到北海日升農業有限公司展位幫助工作人員進行銷售。
一粒粒雪白的大米,一個個鮮艷的紅薯都寄托著當地農民們的殷切希望,公司助理陳老師告訴實踐隊員,在合浦,還有許多的農民通過傳統的手工種植、采摘的方式進行農產品培育,先進的大棚種植技術還未得到普及,當地的農業科技公司承擔了政府的幫扶任務,積極提供現代化農業生產解決方案,為農民們帶來科技福利,創造了合浦縣農產品產量、銷量連年上漲的佳績。
聽完陳老師的講解,實踐隊員受益良多,真切地感受到了現代科技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同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實踐隊員也希望能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講科學研究與生產生活相聯系,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才思。

圖為實踐隊員幫助工作人員進行銷售。 陳泳錕 供圖
海絲服務·志愿活動點燃集市熱情
在集市的現場,主辦方設置了游園互動游戲,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玩、增加游客參與感。實踐隊員們積極響應志愿服務活動,紛紛化身各游戲現場的工作人員,撿套圈、蓋印章、發禮品......集市現場充滿著實踐隊員們忙碌的身影以及享受的笑容,在此次志愿服務中,實踐隊員們不僅感受到了無私勞動與幫助他人的收獲,也重拾了兒時天真懵懂的快樂。

圖為實踐隊員擔任集市游園工作人員。 陳泳錕 供圖
集市結束,實踐隊員積極幫助檔主們與工作人員們收拾現場,實踐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此次實踐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家鄉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農產品以及其背后激奮人心的故事,這次的集市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農產品促銷,更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時空旅行,將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散發出無窮的人文光輝。這次活動也激勵了實踐隊員們未來積極投身于家鄉建設中,為鄉村振興穩步前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