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承載著千年文明,滋養著華夏大地。在新時代,如何實現長江經濟帶的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成為時代課題。近日,西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美麗長江行,青春當有為”實踐團隊深入川渝地區,開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調研活動,為守護長江生態貢獻青春力量。
在謝家河再生水廠,調研團隊聆聽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了解到水廠采用了五段巴頓甫工藝,結合高效沉淀及深度處理,確保了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及四川省相關標準。這種先進的技術手段不僅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還降低了處理過程中的能耗。除此以外,謝家河再生水廠還運用智慧運營管控平臺,開展線上巡檢和數據分析,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謝家河再生水廠將處理后的再生補水用于公園綠化澆灑、公共建筑沖廁、市政道路沖洗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周邊水生態環境質量,還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圖為調研團參觀謝家河再生水廠 周思利 攝)
在大千園,調研團隊深入張大千公園及其周邊區域,對其生態環境、人文建設以進行了詳細了解。公園是以張大干藝術風格為藍本進行景觀設計,融入潑墨山水意境,打造了如特色假山、靈動水系、詩意亭臺樓閣等景觀。植被配置豐富,四季有景,且巧妙結合張大干畫作中的植物元素,營造出濃厚藝術氛圍,有力的服務了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
在長江經濟帶的廣袤大地上,西南醫科大學學子們用腳步丈量責任,深入了解了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狀況。“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 希望通過此次調研,能激發更多青年投身到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將青春與智慧融入到祖國的山河建設,在守護長江、建設美麗中國的征程中,書寫屬于這一代青年的壯麗篇章,讓長江之水永碧,華夏大地常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