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彩絢爛,紙扇輕盈,非遺的魅力,就在這一浸一染間盛放。7月17 日,“七彩假期”暑期關愛活動還在進行時,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寧波大學風華伴學志愿服務隊秉持著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發掘漆扇背后的美育價值,為興莊路社區的兒童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漆扇手工課。
課堂開始,志愿者老師徐如意先給小朋友們介紹了大漆的加工工藝,漆扇的歷史以及其文化背景。大漆的應用有著自春秋戰國時期綿延至今的悠久歷史,其本身也有著“百里千刀一斤漆”的珍貴價值。而漆扇,這漂漆技藝與古風扇子結合的產物,已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藝術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保護。
“好美啊!”隨著一張張圖片的生動展示,小朋友們的熱情被點燃,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親自動手制作。在做好步驟介紹、強調完注意事項之后,小朋友們便在徐如意、譚美蘭、曾玲欣三位志愿者老師的帶領下,以漆為筆,以扇為畫,來共同感受中國漆藝的魅力。
選扇、挑漆、印章、漂染、風干......所有的步驟都在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老師的指導配合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興莊路社區的小朋友們好好配合,積極參與,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出了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漆扇作品。初漂扇,看到的是小朋友們略帶緊張、全神貫注的可愛,是他們拿起扇子那一刻的歡欣雀躍,再抬頭,所見便是一片“漆”彩紛呈之景。不論是暖色的熱情活力,還是冷色的清新淡雅,加之獨特的紋路,這都是他們與非遺傳統的一次溫熱觸碰,從選材、設計、涂漆到裝飾,小朋友們的精細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或也在無形中得到鍛煉,而色彩搭配、圖案設計和工藝制作,也潛移默化地使小朋友們被豐富美學元素所感染觸動。
云蒸霞蔚斑斕景,纖纖手搖瞬間成。在點、甩、彈、劃間,我們看到的是漆與扇面的交融,感受到的是漆色搖曳的詩情畫意,與此同時,我們更見證著中國傳統工藝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手中熠熠生輝。寧波大學風華伴學志愿服務隊借著這次“七彩假期”活動,在興莊路社區的幫助下,讓小朋友們在動手實踐中感悟漆扇的價值,觸摸歷史的溫度,也在傳承的基礎上鼓勵孩子發揮創造力,融入現代元素,實現文化創新。“咔嚓”聲響,這一刻,傳統和童真的雙重美好被共同記錄.....(文 徐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