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并發揚非遺文化,了解非遺文化在鄉村振興舞臺上的巨大作用,探究非遺發展助力鄉村經濟發展的新路徑。7月13日,長安大學赴陜西漢中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漢中市黃官鎮,探訪非遺產品黃關黃酒,深入了解其發展現狀、生產工藝、市場情況以及未來規劃。

黃官鎮位于漢中市南鄭區西南部,其所在的北緯33度被稱為中國的“黃金釀酒帶”。當地生產的稻米質量上乘,全境水資源豐度,為黃酒釀造提供有利的自然條件。黃關黃酒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千年古鎮傳統的黃酒生產技術為基礎,以漢中優質的金絲糯米和發源自遠古溶洞-七眼洞的青龍河之山泉水,打造出具有濃郁傳統風格的純正北方黃酒。
黃關酒廠整體以“黃官黃”裝飾,初入酒廠,濃郁的酒香帶著歷史的韻味撲面而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參觀了制曲坊、釀酒坊、儲酒庫和包裝間。通過講解,隊員們了解到,黃關酒廠堅持古法釀造技術,釀造過程嚴格遵循“夏采曲、秋收糧、冬釀香醪、春出美酒”的四時節律。同時在取水、包裝等環節引入現代化技術,減少黃酒釀造時受到的干擾,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產量。

在產品展示區,隊員們了解到,黃關酒廠在堅守傳統技藝同時也不斷創新,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和當地經濟發展形勢。在金秋時節,酒廠收集當地盛產的桂花釀造桂花黃酒,同時推出桑葚等口味黃酒,深受年輕人喜愛。釀酒后的酒糟被用于家畜養殖,實現資源充分利用,提高經濟效益。
黃關酒廠負責人告訴隊員們,酒廠近年來參加了“絲博會”“進博會”等大型賽事,同時開展研學交流活動,通過展示和推介,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上黃關黃酒。未來他們將繼續挖掘傳統釀造工藝價值,通過校企聯合研發、合作等方式提升產品質量。依托當地黃酒小鎮的建設,推動產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集生態、生活、生產為一體的“三生融合”小鎮,為當地百姓增收致富創造機遇。

本次調研中,實踐隊全面了解到黃關黃酒的悠久歷史和發展情況,同時也深刻感受到黃酒產業為當地經濟的增長和文化傳承提供的有力支持。隊員們表示希望結合自身所長宣傳黃酒文化,推動黃酒產業發展,為促進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