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川村墻繪: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創新與實踐探索
摘要:
本報告深入探討了巢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宣城市旌德縣宣城市旌德縣鄉村振興團”在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洋川村所開展的鄉村振興墻繪實踐活動的全過程。通過詳盡的敘述,我們展現了實踐活動的背景、目的、準備、實施過程、成果以及深遠影響。本活動不僅以紅色文化與和美鄉村為主題,通過藝術的形式美化了洋川村的村容村貌,更在精神層面上激發了村民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鄉村振興的參與熱情。此外,本報告還總結了實踐活動的經驗教訓,并對未來類似項目的開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議。
正文
一、引言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挖掘鄉村文化資源,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成為當前農村發展的重要課題。巢湖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藝術教育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通過墻繪這一獨特形式,為洋川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本次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的嘗試,更是一次對鄉村文化價值的深入挖掘和傳承。
二、實踐背景與目的
(一)實踐背景
洋川村位于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歷史文化悠久的村莊。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洋川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在鄉村文化建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如公共空間缺乏藝術氛圍、村民文化生活單一等。因此,如何通過藝術的形式提升鄉村文化品位,成為擺在洋川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實踐目的
本次墻繪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藝術的形式美化洋川村的村容村貌,提升鄉村的整體形象;二是以紅色文化與和美鄉村為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村民的文化自信;三是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促進藝術與社會的融合發展。
三、實踐準備
(一)前期調研
在實踐活動開展前,實踐隊成員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與村干部溝通交流等方式,對洋川村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以及村民的實際需求進行了深入了解。同時,他們還實地走訪了村莊的公共空間、歷史遺跡等地點,為后續的墻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二)方案設計
結合洋川村的實際情況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實踐隊成員共同商討并確定了以紅色文化與和美鄉村為主題的墻繪方案。方案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墻繪的選址、構圖、色彩搭配以及文字說明等。同時,他們還充分考慮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墻繪作品能夠貼近村民生活、反映村莊特色。
(三)物資準備
為了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實踐隊成員提前準備了所需的繪畫工具、顏料、畫布等物資。此外,他們還制定了詳細的安全預案和應急措施,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四、實踐過程
(一)實地創作
在確定了墻繪方案和物資準備充分后,實踐隊成員開始了實地創作工作。他們根據方案要求,在選定的墻面上進行構圖起稿、調色上色等步驟。在創作過程中,隊員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藝術想象力,將紅色文化與和美鄉村的主題融入到每一幅墻繪作品中。同時,他們還積極與村民溝通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墻繪作品能夠符合村民的審美需求和文化期待。
(二)高溫下的堅持
盡管天氣炎熱、條件艱苦,但實踐隊成員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堅定的信念。他們頂著烈日高溫、揮汗如雨地工作著,一勾一點、一筆一畫地勾勒著藝術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不僅克服了身體上的疲憊和不適,還展現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經過一周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色彩亮麗的墻繪作品終于躍然墻上。
(三)成果展示與反饋
墻繪作品完成后,實踐隊成員邀請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進行成果展示和反饋。村民們紛紛表示這些墻繪作品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讓他們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他們表示將珍惜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藝術成果為傳承和發展鄉村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村干部也對實踐隊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和高度的贊揚。
五、實踐成果與影響
(一)美化村容村貌
通過本次墻繪實踐活動洋川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顯著提升。原本單調的墻面變得生動有趣、色彩斑斕為村莊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墻繪作品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提升了鄉村的整體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和投資興業。
(二)激發村民文化自信
墻繪作品以紅色文化與和美鄉村為主題通過生動的畫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現了鄉村新風貌和村民的新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還激發了村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文化根源和鄉村發展積極參與鄉村文化建設活動為傳承和發展鄉村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促進鄉村振興
本次墻繪實踐活動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鄉村新風貌和村民的新生活不僅提升了鄉村的文化品位和形象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和投資興業。這有助于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同時實踐活動還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促進了藝術與社會的融合發展。
六、總結與展望
(一)總結
本次洋川村鄉村振興墻繪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一周的實地調研與創作工作實踐隊不僅為洋川村帶來了視覺上的美化和精神上的鼓舞還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藝術想象力將紅色文化與和美鄉村的主題融入到每一幅墻繪作品中。同時他們還積極與村民溝通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墻繪作品能夠貼近村民生活、反映村莊特色。此外實踐活動還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促進了藝術與社會的融合發展。
(二)展望
展望未來巢湖學院將繼續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更多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同時學院還將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和完善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二是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和協調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三是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交流拓展社會實踐的廣度和深度;四是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和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優秀人才。
七、參考文獻
基于觀察和記錄:詳細描述在實踐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包括環境、人物、事件等。通過生動的敘述和具體的例子來展示實踐活動的真實情況。
個人反思和總結:分享對實踐活動的個人感受、思考和總結??梢詮膶嵺`的目的、過程、結果等方面入手,分析活動的成功之處、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方向。
本報告在撰寫過程中參考了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文件、鄉村文化研究的學術成果以及巢湖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教學經驗和資源積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