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西南石油大學的訪特色產業,謀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到廣元蒼溪喚馬鎮參觀當地有名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喚馬剪紙。
據悉,當地很多居民或多或少有剪紙技藝,每年參展的剪紙中許多出自當地學校老師。政府每年會組織群眾去設計剪紙的樣式,用于籌備下一年的展覽會。實踐隊成員走進喚馬剪紙展覽館,四周盡是風格各異的精美剪紙作品,其中蘊含了不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館內有表達祈福的剪紙作品,對聯和福字等象征人們對幸福的渴望。
在展覽處可見依據戲劇臉譜制成的多種剪紙,它們將戲劇文化以剪紙的形式展現出來,讓隊員體會到作品中含有的文化和精神。

有的剪紙以詼諧幽默的形象和文字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它們向游客們講訴勵志、扶智和感恩等內容,宣揚從古至今人們抑制內心放縱的優良品質,比如不要、不靠、不纏、不懶、不裝、不鬧和不比等。紅色的內容和活靈活現的圖文表現讓剪紙作品想傳達的優秀思想道德品質可以被人較輕松地體會和識記。

(圖為 姚思延 攝)
喚馬剪紙作品中包含傳達紅色文化的部分。這些剪紙藝術品的作者用雙手和刀在紅色的紙靈動的裁剪,繪制出數張波瀾壯闊的記述光輝歷史的畫卷。每一幅剪紙,都是對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它們以細膩的線條勾勒出英雄的形象,以鮮艷的紅色象征著熱血與忠誠。這些作品,不僅技藝精湛,更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與思想,讓人在欣賞之余,不禁對那段崢嶸歲月心生敬意。這些剪紙,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它們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傳承和弘揚了紅色精神,激勵著人民在新時代繼續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源源不斷的力量。
本次參觀喚馬剪紙的旅程,讓隊員們體會到喚馬剪紙的文化價值不僅體現在其藝術魅力上,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它讓人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