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鄉萬村進社區,環保科普鑄未來
新時代新征程,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開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2024年8月,梅城鎮東關社區邀請了河海大學人工智能及自動化學院“茶桑沃野,科教興農”實踐團,以了解當地生態建設文明成果,積極推動當地生態環保知識普及。實踐活動主要集中在安慶市東關社區,通過一系列互動環節,深化居民對環保的認識和參與感。
深入社區一線,共筑綠色未來
8月20日,實踐團隊進入東關社區,首先在社區廣場開展了環境污染科普手冊的分發活動。這些手冊內容涵蓋了基礎的環境保護知識、常見污染問題及應對措施。居民們對手冊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一邊翻閱,一邊積極提出相關問題。
隨后,在社區會議中心,實踐團舉辦了普宣講活動。通過詳細講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實際應對污染的策略,實踐團成員有效地提升了居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此外,隊員還將部分科普手冊放置在會議室的宣傳架上,供居民隨時查閱,這種便捷的資源配置進一步促進了社區的環保知識傳播。
團隊成員在社區會議中心進行科普宣講
活動中,團隊成員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了解了居委會在生態保護方面已經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社區在垃圾分類、綠化美化以及水體保護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為團隊和東關社區后續的生態保護建議提供了現實依據。
團隊成員向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采訪
除了這些活動,實踐團隊員還在街區附近的河流進行水質檢測,采集河水樣品以分析水質狀況。這一環節不僅揭示了當地水體可能存在的污染問題,也為社區制定更加精準的水資源保護措施提供了數據支持。
團隊合照
通過分發環保手冊、舉辦宣講活動、采訪工作人員和進行水質檢測等多項綜合措施,實踐團隊旨在增強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推動形成一個人人關注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有效地傳播了環保知識,也加強了社區對環保工作的支持和參與。通過深入了解當地生態建設的現狀和挑戰,團隊為社區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并推動了環保意識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