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茶產業創新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4-08-19 13:09:42 關注: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商南縣在茶產業的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7月18日,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美麗鄉村、點綠成金”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田雪彤的帶領下,實地考察了該縣茶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其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此次調研覆蓋富水鎮茶海公園電商營銷點、七碗茶茶葉基地以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商南茶產業等重要地點,旨在通過實際考察了解茶產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調研的第一站是富水鎮茶海公園電商營銷點,這里也是長安大學校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茶海公園位于商南縣富水鎮,是商南縣聚力打造的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項目,涵蓋富水鎮油坊嶺村、茶坊村等6個重點產茶村,規劃總面積達2萬畝。公園內新建了1.6萬畝無性系茶園和4000畝群體種,目前可采摘3000多畝。茶海公園不僅推動了茶產業的發展,還通過茶旅融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項目由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等13家企業聯合投資4.5億元。電商營銷點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為茶海公園的茶葉銷售開辟了全新的渠道。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個性化推薦,使得游客和消費者能夠通過線上平臺便捷地購買到高品質的茶葉產品,不僅提升了銷售效率,還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覆蓋面。
接著,調研團隊來到位于商南縣富水鎮馬家溝村的七碗茶茶葉基銷點合影留念地。該基地是茶海公園示范項目的聯營公司之一,專注于茶葉的種植和生產。基地建設有機生態茶園700余畝,年產鮮茶葉39280斤以上。七碗茶茶葉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生產模式,通過茶葉產業帶動周邊農戶100余戶200余人實現增收,有效發揮了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基地的建設不僅提升了茶葉的品質和產量,還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調研的最后一站是商南縣茶產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該基地是全市首個以茶產業為保護對象的司法保護基地,融合了茶生態保護、人文保護、營商環境保護,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司法保障。基地的設立彌補了商洛市茶產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方面的空白,通過司法手段保護茶產業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
通過實地考察和與當地政府、企業的深入交流,調研團隊詳細了解了商南縣茶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成效。商南縣的成功經驗表明,通過科學規劃和政策支持,茶產業可以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商南縣茶產業的發展,不僅提升了茶葉的品質和產量,還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成為商南縣的一張綠色名片。通過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商南縣實現了“人均1畝茶”,帶動了5萬多人從事茶葉生產、加工和營銷,顯著提升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商南縣茶產業的發展,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模式,展示了茶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供稿人:曹璟如)
作者:曹璟如 來源: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