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澄砂凈礫”調研團實地調研有序開展
時間:2024-08-17 16:56:19 關注:
為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山東大學(威海)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澄沙凈礫”調研團奔赴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深入調研當地沙灘垃圾污染現狀,探究智能垃圾清理機器人的應用前景。此行旨在深化對海洋生態保護的認識,探索科技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
7月20日至22日,調研伊始,團隊成員踏足海陽市的萬米海灘,結合寒假調研成果對比,針對沙灘垃圾類型、分布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團隊發現,隨著夏季的到來,游客數量劇增,隨之而來的則是沙灘上廢棄物的堆積。通過對沙灘垃圾類型的細致觀察,團隊發現塑料制品、包裝殘余以及個人衛生用品等游客廢棄物占據了主要部分,而漁業作業留下的垃圾相對較少。除此之外,與冬季相比,由于海灘游客數量變化,夏季的沙灘垃圾總量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
為了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現象,隨后,調研團與游客、當地居民以及漁業工作者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多數受訪者均表示,沙灘上的垃圾大多源于人為因素,且清理工作往往滯后于垃圾的產生速度。此外,目前采用的人工清理方式效率低下,清潔工具陳舊,難以應對旅游旺季的挑戰。調研團深刻認識到,要實現高效的沙灘垃圾清理,迫切需要引入如沙灘垃圾清理機器人一類的更為先進、自動化的清理設備。
基于上述調研成果,調研團成員們意識到,智能垃圾清理機器人的開放、部署與應用,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清理效率,還能減少人力成本,保護生態環境。此次社會實踐不僅讓成員們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也為未來智能清理設備的研發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動激發了青年學子對環境保護的熱情,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為實現海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通過這次深入的實地考察,調研團成員不僅預見了科技進步將在環境保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堅定了投身于海洋生態保護的決心,助力實現“綠色海洋”的美好愿景。
作者:“澄砂凈礫”調研團成員 來源:“澄砂凈礫”調研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