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期間,許珺瑤參加了吉林省舉行了一場以“民族團結共筑夢”為主題的活動,吸引了各族青少年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活動通過文化展示、交流座談、公益服務等形式,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活動中,一場盛大的民族文化藝術節精彩呈現,展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多位民族學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講解了吉林省各民族的歷史淵源、文化特色及民族關系發展現狀;并開展支教幫扶、醫療衛生服務、環境整治等公益活動。
“民族團結共筑夢”活動成效顯著,不僅加深了吉林省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還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未來,建議繼續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吉林省乃至全國更加絢麗多彩。
此外,7月22日李知秋也參加了江蘇省舉辦了“共筑夢想,民族情深”民族團結主題活動,通過民族文化盛宴、民族故事論壇、民族團結知識競賽等形式,增進了全省各民族之間的了解與友誼,強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些活動的成功表明,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互動,可以有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肖彥姝在7月25日參觀了民族文化博物館,展館內陳列著各民族歷史上的服裝變化、工藝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從苗族銀飾到藏族長袍,從漢族漢服到維吾爾族花帽,每一件展品都體現了各自民族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傳承。展區內的仿真生活場景和互動體驗項目讓訪客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增進了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認識和理解。
在貴州黔東南,7月13日張銀鳳參與了一場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盛大活動。活動通過篝火晚會的形式展現了苗族的文化風情,各族群眾手拉手,圍繞熊熊燃燒的篝火,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并分享著美食,展示了苗族獨特的文化魅力。通過美食分享、舞蹈交流等方式,增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7月23日江蘇的楊一凡同學則參與了暑期民族團結活動,通過民族文化體驗、手工藝學習等活動,加深了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文化知識,也提升了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增強了民族團結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7月18日姜金蓉同學在甘肅參加了“民族團結進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走訪和座談交流,深入了解甘肅省各民族團結現狀,促進各民族間的交流與理解。調研發現,民族團結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教育、醫療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政府和社會的進一步關注和支持。

這些活動和調研成果表明,各地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不斷創新和努力,通過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式深化了各民族之間的理解和友誼。未來,應持續加強這類活動,為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