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初,一支充滿活力與熱情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蛙趣小隊,走進了高青縣蓑衣樊村,展開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調研與宣傳活動,為這個美麗的村莊帶來了新的活力與機遇。團隊成功入選“財經報國青年力行”專項活動與“美麗中國,青春行動”2024年青年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致力于推動鄉村振興。
圖上圖下依次為綠色長征科考活動與財經報國青年力行專項活動入選名單
此次實踐聚焦于蟾蜍大豆復合種植這一創新模式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蓑衣樊村的廣袤田野里,蟾蜍與大豆和諧共生,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生態畫卷。
圖為書記為隊員講解 曹裕卓 攝
實踐團隊深入田間地頭,仔細觀察、記錄,與農民交流,獲取了第一手數據和經驗。省委王書記詳細地為團隊講解了當地政府對蟾蜍大豆復合種植模式的支持政策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書記強調,這種復合種植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效益,還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同時,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致力于打造一個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蓑衣樊村。
劇本直播促宣傳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一獨特的種植模式,煙臺大學與山東工業職業學院以及山東城市建筑學院進行合作,團隊精心編制劇本,并通過直播的形式進行宣傳。直播中,生動的畫面和詳細的講解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讓大家對蓑衣樊村的創新發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圖為直播宣傳畫面與直播數據 季穆源 攝
團隊成員使用抖音賬號進行了19:30-21:00共計一個1.5小時的直播劇本以及蟾蜍科普,劇本內容新穎有趣,吸引了大批觀眾,其中點贊量多達4.5萬次,觀眾多達四百余人,且團隊制作多達十于條視頻發布在抖音、快手以及西瓜視頻等多平臺進行宣傳,進一步提升該地知名度。
蟾蜍科普促認知
蟾蜍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豐富,大部分蟾蜍的耳后腺、皮膚腺分泌的有毒白色漿液,稱蟾酥。蟾酥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在使用適量的情況下,蟾酥有著廣泛的藥用價值,蟾衣、蟾皮也是重要的藥物。
圖為直播宣傳團隊成員合照 季穆源 攝
蟾蜍吃活物,于是在后期飼養蟾蜍時將會利用技術讓飼料動起來模擬活物運動來給蟾蜍喂食,在前期因為田間害蟲足夠飼養蟾蜍,減少了蟾蜍的飼養成本,提高蟾蜍和大豆的質量與數量。蓑衣樊在大豆田中引入蟾蜍防蟲害,降低農藥使用量,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降低農藥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
圖為復合種養基地蟾蜍 曹裕卓 攝
蟾蜍和大豆的復合養殖也促進了有機農業的發展,其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對農民來說是經濟上的好處,而蓑衣樊村的大豆和蟾蜍養殖混合模式將會帶動蓑衣樊村進一步致富。
井蓋彩繪美環境
在美化環境方面,團隊成員們充分發揮創意,為該地繪制井蓋。他們精心設計的圖案中,海豚歡快地在海水中暢游,仿佛傳遞著海洋生態和諧的美好愿景。
井蓋繪制現場,團隊成員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勾勒輪廓,有的專注于填充色彩。他們以畫筆為工具,以井蓋為畫布,傾注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對環保理念的執著。每一筆、每一劃都飽含著深情,希望通過這些生動的畫面,讓村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時刻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
圖為小孩參觀繪制完成的井蓋 曹裕卓 攝
這些色彩斑斕、富有創意的井蓋成為了村莊里獨特的風景,不僅為村莊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也展現了大學生們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對環保事業的積極倡導。路過的村民們紛紛駐足觀看,對這些井蓋贊不絕口,孩子們更是圍繞著井蓋嬉戲玩耍,在欣賞美的同時,也在心中種下了環保的種子。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曹裕卓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