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傳承之路,賡續歷史文脈】為踐行“兩個結合”的時代要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文化自信與歷史傳承意識。七月上旬,南京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古韻新探隊”,開展蘇州非遺研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第一日,團隊成員踏足蘇州博物館(西館),在志愿者悉心引領下,參觀“雕玲瓏”“琢綺麗”“繡華彩”三個主題展廳,親眼目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湛技藝與珍貴展品,近距離感受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次日,隊員們分別走進中國昆曲博物館與蘇州絲綢博物館,讓他們領略了昆曲600多年來的興衰變遷,見證了漳緞、宋錦織造過程的艱辛不易,對于非遺技藝所承載的厚重價值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活動中,團隊有幸拜訪了昆曲表演者徐周鳴謙老師與蘇繡技藝傳承人朱小娟老師。在與兩位老師的深入交流中,聆聽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深情講述與堅守故事,深受鼓舞。此次對話,不僅是對非遺技藝傳承的深刻探討,更是對文化精神與民族記憶傳承的生動詮釋。
此次蘇州非遺研學活動,不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禮。它讓團隊成員們深切體會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與不朽價值,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與歷史責任感。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將積極投身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非遺之光在新時代更加璀璨奪目,為文化自信與歷史傳承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