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加速中,創新模式發展孩童多維興趣
時間:2024-08-08 20:06:01 關注:
2024年7月22日,經過一天的休整,河海大學“夢企航”支教團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分多彩的課程準備完成了第七天的授課。經過第一周的教學,支教團成員們總結了一周以來的優點與不足,并針對此進行了專門的調整。此外,支教團創新設計了興趣課堂,收獲了孩子們的一致好評,支教生活漸入佳境。
上午第一節課依舊是晨間鍛煉,孩子們根據班級和個人興趣分隊玩耍。操場上隨處可見孩子們歡快的身影:高年級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跳皮筋;低年級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丟手絹”、“老鷹抓小雞”、“木頭人”等趣味游戲;也有的孩子進行籃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雖然游戲的種類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孩子們每天的快樂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復制的。歡快的晨間鍛煉點燃了孩子們的活力,一整天的好狀態便以此為基礎。
接下來的課程,是經過周末調整后支教團成員們精心準備的。有張書奕同學的趣味語文、邱天同學的國學課、王思杰同學的歷史課、李雨熙同學的書法課和廖婕同學的手工課。其中,邱天同學用精彩的板書為二年級的孩子們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國學課,他將歷史融于有趣的打油詩,同時用歷史地理相結合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為孩子們打開了國學的大門。上午的課程都經過了支教團成員們的細心調整,以更適合孩子們、更便于開展的形式進行,旨在以興趣為導師,帶領孩子們接觸更豐富更多彩的學習內容,做好“領路人”的工作。
下午,支教團成員們和孩子們經過短暫的休息調整好了狀態,開啟了全新的興趣課模式。不同于第一周,本周下午將所有的時間用在興趣課上,旨在為孩子們提供更深入、更系統完整的興趣類課程教學。支教團共分出了音樂朗誦、舞蹈、太極、話劇四門興趣課,孩子們根據個人愛好選擇課程并進入對應教室進行學習。吳壽涵同學和李雨熙同學一起合辦了音樂朗誦《明日歌》,并輔以情景小劇場、多聲部合唱的手法來豐富表演形式;劉瓔萱同學和廖婕同學帶領不同年級的孩子們學習舞蹈,根據不同的年級、身高、基礎進行分層次教學;張曉同學和李梓瑜同學帶領孩子們學習太極,新穎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大受好評;馬杜同學和王思杰同學的話劇也頗有成效。
此外,張薇校長蒞臨支教團辦公室與支教團團長李梓瑜同學交談,關心支教團開展情況并幫忙聯系了家訪同學的家長。課后,支教團便開始了第一次家訪,分別前往四年級劉鈺潔和五年級朱紫涵兩位同學家中進行家訪,支教團針對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學習情況、支教感受等方面分別訪談交流并記錄,孩子們和家長們都很配合,雙方相談甚歡。
今天是課程第二周的第一天,老師和孩子們都已經對支教的模式有了系統全面的認識,創新的教學模式與多維度的興趣培養感召著孩子們對學習最初也最純粹的熱愛。同時,支教團成員間也更加熟悉親密,大家像家人一般互幫互助、打趣進步。同時,大家也牢記夢企航的初衷,一起讓夢想真正張開雙翼,飛向廣袤湛藍的蒼穹。
作者:河海大學“夢企航”支教調研團 李雨熙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