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何彬同學赴四川省閬中市思依鎮中心衛生院棗碧分院,旨在深入了解基層醫療衛生條件與保障體系。
棗碧鄉(已撤銷),隸屬于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地處閬中市西北部,東鄰江南街道,南接治平鄉,西連思依鎮,北接廣元市蒼溪縣,距閬中市城區18千米,區域總面積29.75平方千米,棗碧鄉有302國道過境,境內長11.7千米。截至2011年末,棗碧鄉6個行政村(社區)全部通村道公路,公路總長100千米。2019年10月,撤銷棗碧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思依鎮。而在人民生活變好的過程中,醫生們為居民的身體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了深入了解如今棗碧鄉的醫療保障體系,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國發展,多元共鑒"——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成就青年調研隊組織了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與該衛生院的職工展開交流。
本次調研內容包括基層的醫療衛生條件以及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的完善程度。本次調研采用實地走訪的方式,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在交流的過程中,他表示如今的醫療衛生體系最大的優勢便是方便。能夠保障居民在面臨疾病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降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同時也能夠大幅度降低居民的醫療費用,減輕負擔。但這有利也有弊,首先,他先說明了如今基層醫療機構最大的問題便是醫療儀器的限制和購藥的問題。由于如今棗碧鄉被劃歸思依鎮,該地區的購藥是由上層統一負責,這就可能導致藥價的些許不合理。同時由于醫療儀器的限制,該地的醫療水平有限,不管上層的醫療水平如何發展,基層的醫療水平始終不會有太大變化。此外,由于鄉村中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醫生們面臨的較大的問題便是與老人的溝通問題。同時,該衛生院同時作為婦幼保健衛生服務站使用,這就導致醫生的負擔也在不斷增大。在談到如今的醫療保障體系時,他表示醫保這一塊做得相當的好,只是在談到醫保費用的時候,他覺得380元一人的價格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貴,但對于一些因變故導致喪失勞動力的家庭,或者是成員較多的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位老人。她在早上時不慎摔倒,后伴有嘔吐的癥狀,被送到該衛生院。但是由于當地醫療儀器的限制,醫生們無法查明老人的病因,便勸該老人去市區的醫院檢查,然而老人對此卻不以為然。另外,從醫生們口述中得知,一名患者在該衛生院輸液的過程中,嫌輸液太慢,便擅自調整了輸液速率,導致產生了不良反應。這兩個案例充分說明了如今基層的醫生們面臨的一大難題,即與老人的溝通問題,同時也反映出在老人群體中健康教育和管理普及度不高。
結合上述調研結果來看,如今的醫療衛生水平不斷升高,基層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也不斷完善,居民的健康問題有了充分的保障。只不過基層的醫療機構醫療資源匱乏,缺少醫療儀器,醫療服務水平相對較低,這就導致了去市區看病成為很多患者的選擇,加重了分級診療的難度。同時基層的醫生還面臨與患者難以溝通等問題。
通過本次走訪,我們深入了解到了思依鎮衛生院棗碧分院現如今的醫療衛生水平和保障體系,以及所面臨的問題。我們相信,在基層醫生們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基層醫療衛生條件將會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