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散落人間,依舊美好燦爛夏天的風總是微弱且燥熱的,盛夏夜晚的星星也總是格外的明亮,但在我十九歲的夏天遇到了我認為最亮的“星星”們。在最初加入這個實踐隊伍的時候,我確實懷著一腔熱血,帶著屬于年少的莽撞第一次接觸到了這群特殊的小朋友們。特殊教育這段旅途于我們只是一次社會實踐貌似很短暫,但于整個社會乃至國家都是一條漫漫長征路。
圖為實踐隊員為兒童整理發飾。高揚攝
我仍記得第一次走進那個充滿童趣的教室,一個扎著雙馬尾,很可愛的女孩子,自己坐在積木桌前,我和另一位隊員走到她面前坐下想加入“她的世界”一開始她十分拘謹,帶著一些恐懼看向我們,我們都理解,對于她來說我們只是陌生人,所以我們選擇和她一起玩玩具,試圖向她介紹我們自己,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很快她就和我們混熟了,她會給我們介紹這種玩具的玩法,會回答我們的問題,會向我們介紹她自己,一切看起來都很溫馨和諧,可我忽略的是她也是一名特殊兒童,當我想起來來到這里做實踐的目的又仔細觀察了他,我并沒有看出她和普通小朋友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去詢問了他的老師,才得知她是發育遲緩和聽力障礙,我來到這個康復中心的第一種感受竟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種深深的不甘。她是一個特別可愛特別開朗的小女孩,讓人看了就心生歡喜,所以我不理解上天為何如此不公,竟讓她成為了一名特殊兒童。緊接著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到來,我也正式開始了這次特殊的旅程,但是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的地方是與他們同齡的小孩子普遍都是活潑好動的,而他們內斂中帶著一點小心翼翼,有一個叫碩碩的小男孩我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上課總是很積極的回答問題,課下我想和他聊天,我問他今年幾歲啦,喜歡什么水果,“喜歡……喜歡……”我看的出來他很努力的想要回答我的問題,但是就是說不出來,我試圖鼓勵他“喜不喜歡蘋果呀”就這樣我的第一天充實而又帶著收獲,從早上早起坐公交到康復中心,再到晚上吃完飯便去宣講。其實第一天的我真的是有些累的,尤其是每天看到這些小朋友們,一張張笑臉背后的心酸苦楚莫名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這時的我還不能真正的理解特殊教育的意義,更多的是帶有一種同情心與他們相處。
直到一天早上,我去到康復中心對面的便利店買咖啡,在路口遇到了碩碩的媽媽領著碩碩往康復中心走,碩碩看到我很開心的向我揮手,他的媽媽問他“你認識這個姐姐嘛”碩碩很清楚的說道“我們班的新老師”我以為僅僅相處兩天,在班級以外的地方他們不會認出來我,那一刻突然明白了特殊教育的意義,我發自內心的希望越來越多的特殊兒童真的可以像普通小朋友們一樣擁有美好且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