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領文明旅游新風尚,提高學生禮儀文化修養,共同營造一個文明、健康的用餐環境。崇陽星光志愿服務隊于8月2日在崇陽縣港口鄉洞泉小學開展了餐桌禮儀特色課程。
課程伊始,志愿者趙勝博以一段不同場合下餐桌禮儀的短視頻開場,引導學生們思考餐桌禮儀的意義。并通過播放PPT,圖文并茂地為學生們講解餐桌禮儀的基本規范。他特別強調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餐桌習俗差異,拓寬了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在講解過程中,趙老師不時穿插趣味小故事和實例,使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舉手提問,積極參與互動。學生危思恩分享到:“每次家庭聚會,我都會主動幫長輩拉椅子,讓他們先坐。我覺得這樣能讓長輩們感受到我們的尊重和體貼。而且,吃飯時我會盡量不發出聲音,細嚼慢咽,讓餐桌氛圍更加和諧溫馨。”
為引導學生遵守餐桌禮儀,提升文明素養。志愿者趙勝博組織學生開展“探尋餐桌坐落方位”小游戲。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圓桌座次安排的基本原則,強調在餐桌上展現對長輩和客人的尊重是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趙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模擬的圓形餐桌位置,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座位,以體現對長輩和客人的尊重。學生們踴躍發言,積極上臺嘗試。在趙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掌握了正確的座次安排原則和禮儀規范。小游戲的開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中華禮儀文化的內涵,激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這些禮儀規范,成為一個有教養、懂禮貌的好孩子。
本次餐桌禮儀特色課程的開展,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禮儀素養,培養餐桌禮儀習慣,打造良好的文明社交環境,同時增加學生對餐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記者采訪到授課老師趙勝博,在談及對開展餐桌禮儀特色課程的意義時,他表示:“餐桌禮儀不僅僅是一套外在的行為規范,它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個人修養的體現,更是社交能力的基石。希望課堂所學的禮儀文化伴隨他們成長,讓他們在未來的每一次聚餐中,都能成為那個讓人如沐春風、心生敬意的人。希望同學們能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將餐桌禮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