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化州新安水果號眾青即刻啟程!
廣東建院眾青南下實踐隊
前言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精神,2024年7月,廣東建院眾青南下實踐隊前往新安特色產業基地開展實地走訪調研。通過實地走訪深入了解新安特色水果產業發展情況,以青春之力助鄉村經濟發展,助力打造“新安水果之鄉”特色產業,推動當地特色農產品走出鄉村,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胭脂紅番石榴基地
胭脂紅番石榴是化州新安的特有品種,實踐隊隊員前往廣東胭脂紅番石榴農場基地進行參觀,通過與農場主交流了解到,每棵果樹都有足足十九年樹齡,胭脂紅番石榴果樹的來源歷史悠久,小暑過三天的胭脂紅最為甜。
該基地的農場主吳鳳有19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與呵護每一顆果樹,將每一顆胭脂紅番石榴果樹都做到一年四季碩果累累,打造胭脂紅特色農產品外包裝,以“大戶帶小戶、連農帶農”,著力把“胭脂紅”打造為新安番石榴名片,每一顆套袋的番石榴,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彰顯特色農業的美麗。
實踐隊在參觀的過程中,隊員通過拍攝照片、微視頻和做直播等方式打響新安水果品牌,以鄉村新“媒”人宣傳鄉村“新農人”。通過親身參與農場主的果實采摘、包裝與運輸工作,深切體會到了推廣特色水果產品背后的艱辛與不易,踐行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
高垌仔番石榴種植專業基地
年輕人返鄉創業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解決人力資源短缺問題。通過在農村創新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力與效益,帶動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高垌仔村種植番石榴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一位借力電商拓寬銷售渠道,助果農增收的“95后”新農人——劉澤華,從小就幫著父母打理果園,曾經歷過果賤傷農的他深深懂得果農的艱辛和不易。在與實踐隊隊員的交談中他說到,大學畢業后兩年,毅然選擇放棄深圳的穩定工作回鄉創業,立志要用自己所學的電商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拓寬家鄉農產品的銷路。
劉澤華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帶動高垌仔村及周邊上百戶農戶加入了水果種植行列,并為有勞動能力的種植戶提供就業崗位,還免費給低收入村民提供果苗和技術培訓服務。
天上蟠桃園,人間“番桃村”,實踐隊隊員參與到番桃村共享農場果樹認養的活動中,在番桃村認養了一顆番石榴果樹,為鄉村振興貢獻屬于“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的青春力量。
山里珍“黑糖芭比”種植基地
七月盛夏,瓜果飄香。眼下正值蓮霧成熟采摘的季節,新品種“黑糖芭比”蓮霧成熟喜上市,紅彤彤的果實飄香致富路。走進新安鎮山里珍農業基地,250畝近6000棵黑糖芭比蓮霧進入成熟期,一個個色澤鮮亮的黑糖芭比蓮霧掛滿枝頭,果園里果香彌漫,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蚊蟲網覆蓋下,便是碩果累累的蓮霧樹。
“黑糖芭比”蓮霧較一般蓮霧顏色更加深紅,大小是傳統品種的2倍多。時下,該基地憑借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優質的種苗、科學的種植方式,目前,該基地所產的蓮霧主要在社交圈里銷售,同時通過網絡銷售一部分,基本上能達到產銷平衡。
山里珍鳳梨種植基地
走進新安鎮山里珍鳳梨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行行、一壟壟的鳳梨順著山勢栽種,一茬茬拳頭大的鳳梨長勢喜人,果實個個“昂首挺胸”立于層層葉子上,鳳梨屬多年生植物,一年四季均可成熟,具有生長周期短、可采收多年等優點,且管護相對簡單,成本較低,適合大面積推廣種植。
該基地憑借優良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種出的黑鳳梨不僅個頭大、品相好,而且汁多味甜。鳳梨種植基地秉承無公害的綠色種植理念,采用人工作業,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務工機會。在參觀過程中,種植的農戶們還帶領我們一起采摘鳳梨,體驗了豐收的喜悅。
青春獻行·砥礪奮進
在這次實地調研中,實踐隊隊員們不僅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更深刻體會到了農業生產的艱辛與不易。實踐隊隊員們與農戶們親切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與期望,共同探討著提升作物品質、優化種植結構、拓寬銷售渠道等實際問題。這次鄉村之行,不僅是一次對自然之美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靈與知識的雙重收獲。實踐隊成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感悟,繼續前行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