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與民風共建設,民族與現代相結合
時間:2024-08-03 11:42:43 關注:
黨風與民風共建設,民族與現代相結合
7月10日,“下蔬巖跡入福地,工夫流芳展振興”實踐隊開啟了在仙巖村的旅途,感受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積淀,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體會畬族文化的廣博與厚重。
實踐隊成員在仙巖村雷書記的帶領下參觀了仙巖村村史文化館,得知仙巖村是個純畬族村落,民風淳樸,全村共有303戶,1139人,黨員干部39人。近年來,仙巖村以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為主線,在發展民族教育,民族團結等方面持續發力,先后獲得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省級美麗鄉村等三十多項稱號。場館分為4個板塊,分別簡述了民族小學的成立與發展,民族小學的壯大,仙巖村紅色的村史,以及當地還保留的畬族傳統習俗。雷書記重點向大家講解了畬族婚嫁的習俗,了解他們的服飾設計與生活習俗的緊密聯系。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成員了解到在民族小學初創之時,學校的條件極為簡陋。小小的土胚房也要一室三用,上課的時候是教室,吃飯的時候是食堂,到了晚上桌子挪到墻邊打上地鋪也就成了寢室,然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老師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忱,堅守崗位,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為孩子們開啟了智慧之門。
仙巖村將黨建工作與挖掘、整合、宣傳畬族傳統文化相結合。通過黨建引領,仙巖村不僅深入挖掘了畬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還積極整合了各類資源,以多樣化的方式宣傳和推廣畬族文化。通過黨建工作推動少數民族村各項工作的開展,促進民族團結。在黨建的引領下,仙巖村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同時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增進村民之間的交流和團結。
作者:龔成 來源:“下蔬巖跡入福地,工夫流芳展振興”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