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馬鞍山7月29日電(通訊員黃澳博,高明輝,李騰飛)為了重溫那段我們不能忘記的歷史,我們走進了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大通萬人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境內,是全國境內眾多的萬人坑之一,也是侵華日軍的罪證遺址之一,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文獻資料,都在訴說著礦工們的苦難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參觀過程中,我們的心情無比沉重,但同時也充滿了對和平的珍視和對歷史的尊重,我們深知,和平不易,歷史不容忘記,我們要銘記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萬人坑遺址內設秘密水牢,大病房等設施,主要是用來殘害抗日人士和身無分文的礦工,礦工們身穿麻袋片,每天都在礦井內工作16−17個小時,得到的食物僅僅是發霉的饅頭和麥麩,幾百人住在面積不到九十平的草房里,冬春季節就很容易爆發傳染病。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1938年6月,日軍占領安徽的淮南后,設立了“淮南炭礦株式會社”,霸占了大通煤礦,為了加快對淮南煤礦的掠奪,防止礦工逃跑,日軍建立了一套嚴密的法西斯統治體制,如:憲兵隊,礦井隊,逃亡監視哨,便衣偵查隊和五人連坐法等等,警備隊的刑法很多,坐水牢,關站籠,上絞架,睡釘床等幾十種,在日軍的脅迫下,大量中國礦工過著非人奴隸的生活,被打死,病死,累死的年輕礦工不計其數。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1937−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領大通煤礦后,瘋狂掠奪煤炭資源,在“以人換媒”的血腥統治下,大批礦工被摧殘的慘不忍睹

圖為實踐隊員在序廳參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高明輝 攝
此次參觀,不僅是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對我們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激發,看到萬人坑內皚皚白骨,堆滿了死難礦工一度哽咽,漫山都是墓碑,又有多少同胞連完整的尸骨都難以找到……我們將把這次所感所悟帶回學校,用實際行動傳播歷史知識,培育愛國主義情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貢獻我們的青春力量,不屈不撓,不畏艱險,向英勇的先輩致敬,讓我們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