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除不同地域之間的語言障礙,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效率,促進不同民族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普語長青”實踐隊于2024年7月10日前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云海社區進行了“和音暖桑榆”普通話教學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也深刻感受到,語言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超越阻礙連接一顆顆真誠的心。
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普通話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億萬人民緊緊相連。盡管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實現了基本普及的壯舉,為消除語言交際障礙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我們仍需清醒地認識到,老年人、兒童及流動人口等特殊群體,因歷史沉淀的隔閡、文化背景的多樣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其普通話水平普遍偏低,這一現狀亟需社會各界的特別關注與溫暖扶持。
踏入云海社區三槐幼兒園,考慮到孩子們尚處于啟蒙階段,隊員們恰當地選取了生動風趣的小視頻展現方言帶來的交流障礙,讓孩子們了解到普通話普及的重要性,并使用童趣易懂的方式向孩子們教授普通話。聽到孩子們用那稚嫩清脆、充滿童真的聲音,一字一句地嘗試著朗誦繞口令,那份純真與努力,仿佛能穿透語言的壁壘,直擊人心。用他們最質樸的方式,詮釋了學習的力量與堅持的意義,讓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那是屬于每一個孩子的無限可能與夢想。那不僅僅是聲音的練習,更是他們對外部世界好奇與探索的勇敢表現,是對融入更廣闊社會文化的渴望。

圖為實踐隊員在云海社區三槐幼兒園進行普通話教學活動。中國大學生之聲網通訊員 吳儀 供圖
實踐隊的調查顯示出,大部分老年人認為此時再學習普通話已為時過晚。實踐隊員就此為老年群體制定了學習計劃,避免假大空不切實際的宣講,而是選取日常生活中實用的詞匯與語句教授。云海社區的奶奶們,盡管歲月在她們身上留下了痕跡,但那份對學習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她們用生澀磕絆卻異常響亮認真的口吻,跟讀著簡單常用的字句,仿佛是一首悠長的老歌,唱出了歲月的滄桑與不屈。她們或許已經走過了大半生的風雨,但面對新的語言挑戰,依然保持著那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知識的渴望。那場景,既溫馨又感人,讓我深刻感受到無論年齡幾何,追求語言交流的暢通無阻都是人類共同的向往。

圖為實踐隊員在云海社區進行普通話教學活動。中國大學生之聲網通訊員 吳儀 供圖
我被他們這份真摯的學習熱情所深深打動,它不僅僅是對普通話的學習,更是對自我提升、對融入社會、對傳承文化的渴望。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這樣的堅持與努力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面對何種困難,都不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刻,我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世界,每個人的心中都燃燒著不滅的火焰。這份火焰,不僅溫暖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普通話會成為更加堅固的橋梁,連接起每一個心靈,讓這個世界因溝通而更加美好。
愿以后普通話的普及不僅能使人們在出行、就醫、購物等各個方面都能更加順暢地進行交流,更能促進各民族、各地區人民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