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實踐隊隊員到達石臼街道敬老院,實踐隊隊長結合成員特長進行分工,用喜樂見聞的方式教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且老年群體難以接觸的課程。實踐隊員在與敬老院老人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大多是由于子女工作忙碌,缺少時間照顧而選擇了進入康養院。實踐隊員為石臼街道敬老院的老人們準備了攝影、八段錦、微信支付、手機App使用、編織中國結等課程。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成員注意到大多數老年人都擁有自己的手機,但手機的作用僅限于接聽孩子的電話,并沒有其他的娛樂用途。實踐對隊員著重介紹了微信的使用,他們通過講解如何搜索添加聯系人、如何與子女進行視頻通話、朋友圈點贊等簡單容易操作的內容,讓老年群體有更多消遣時間的選擇,同時也加強了老年群體與周圍人群的互動交流,擺脫被社會孤立的孤獨感。實踐隊成員向老人們展示簡單易學的八段錦動作,并叮囑老人可以在空余時間通過練習來提高身體素質,安享晚年生活。實踐隊隊員在教授中國結制作的過程中,提前將自己制作好的中國結分發到每一個老人手中,這體現了實踐隊成員對老人們平安順遂,團結喜樂的美好祝愿。
在實踐的最后,老人們與實踐隊成員暢聊,叮囑成員們好好學習成為棟梁之材,這是兩代人之間的促膝長談,隨著老齡化加劇,康養之路需要一直有人為之奮斗。
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大家意識到康養事業的意義,在與老人交流,與特殊兒童的互動中,對于實踐成員來說,是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契機,同時能夠利用自身力量,幫助特殊群體享受生活,豐富生活,積極回應了“一老一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