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之聲網德州7月18日電(通訊員 張佳慧)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語言不僅是溝通的橋梁,更是文化傳承與交流的紐帶。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推廣普通話的號召,提升全民語言素養,特別是關注老年群體及幼兒的語言教育環境,由青年志愿者組成的“普語長青實踐隊”,近期深入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分別走進中盛幸福養老院、云海社區以及三槐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通話推廣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語言的普及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與文化的傳承。
以愛為名,共赴語言之旅初夏的日照,海風輕拂,陽光明媚。普語長青實踐隊的成員們滿懷激情與期待,帶著共同的目標——讓普通話成為連接心與心的溫暖語言。在出發前,團隊進行了周密的籌備,包括設計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教學方案、準備豐富多彩的互動材料、以及進行專業的普通話教學培訓,確保每位成員都能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此次實踐活動中。
溫暖夕陽紅:中盛幸福養老院的溫馨時光第一站,實踐隊來到了中盛幸福養老院。這里居住著許多老人,他們中的大多數因年代久遠,習慣使用方言交流,普通話對他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面對這樣一群特殊的受眾,實踐隊員們采取了“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耐心傾聽老人們的方言表達,再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回應和解釋。他們不僅教授基礎的發音技巧,還通過講述歷史故事、播放經典歌曲、組織詩歌朗誦等形式,激發老人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以前啊,總覺得普通話離實踐隊員這些老頭老太太很遠,沒想到現在也能說得有模有樣了。”張奶奶興奮地展示著她的學習成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刻,語言成為了跨越年齡鴻溝的橋梁,讓愛與溫暖在養老院里流淌。
圖為實踐隊成員教學 中國大學生之聲網通訊員 張佳慧 供圖
社區新風尚:云海社區的普通話熱潮隨后,實踐隊轉戰云海社區,將普通話推廣的觸角延伸至更廣泛的群眾之中。在社區廣場設置了普通話學習角,通過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手冊、開展趣味問答游戲等方式,吸引居民們積極參與。特別是針對社區內的中老年人群體,實踐隊員們特別設計了簡單易學的口語對話練習,如日常問候、購物交流等,讓居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實用口語。“以前買菜總是用方言,現在學會了用普通話,感覺交流起來更順暢了。”李阿姨高興地說。社區內的普通話熱潮不僅提升了居民的語言能力,更促進了鄰里間的和諧共處,營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

圖為實踐隊成員社區教學 中國大學生之聲網通訊員 張佳慧 供圖
童聲嘹亮:三槐幼兒園的普通話啟蒙最后一站,實踐隊員來到了三槐幼兒園,為這里的孩子們播下普通話的種子。在幼兒階段,語言是思維發展的重要工具,普通話的學習對孩子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至關重要。實踐隊員們根據幼兒的特點,設計了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如兒歌教唱、角色扮演、故事講述等,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普通話的魅力。“老師,我會用普通話講故事啦!”小朋友興奮地跑到實踐隊員面前展示他的成果。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和流利的普通話表達,實踐隊員深知,每一次的耐心教導,都是在為孩子們的未來鋪就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
普語長青,未來可期隨著實踐活動的圓滿結束,普語長青實踐隊的成員們收獲了滿滿的感動與成長。實踐隊員見證了老人們從羞澀到自信的轉變,感受到了社區居民對普通話學習的熱情,更見證了孩子們在普通話的陪伴下快樂成長的瞬間。這些寶貴的經歷,不僅讓他們對推廣普通話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繼續為語言文化事業貢獻力量的決心。
展望未來,普語長青實踐隊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實踐隊員計劃將此次活動的成功經驗進行總結推廣,吸引更多青年志愿者加入到普通話推廣的行列中來。同時,也將積極探索更多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讓普通話的學習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文化交流貢獻青春力量。
在日照市東港區的這片熱土上,普語長青實踐隊用愛與責任書寫了一段關于語言、文化與傳承的故事。實踐隊員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普通話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連接人心、傳承文化的橋梁。實踐隊員將攜手并進,共同推動普通話的普及與發展,讓這朵語言之花在中華大地上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