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川劇領軍人”,賡續“非遺傳承志”
時間:2024-07-22 13:08:35 關注: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在這段耳熟能詳的經典唱段《紅梅贊》中,江姐等一眾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躍然眼前,他們所代表的紅巖精神,融合著川劇獨有的藝術魅力,激發起觀眾心中澎湃的愛國熱情與無限敬仰。
2024年7月,剛剛結束川劇《江姐》萬里行巡演的重慶市川劇院院長、“三度梅”藝術家沈鐵梅受邀來到浙江寧波,機緣之下,開啟了寧波教育博物館參觀之旅。
沈鐵梅,杰出的川劇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川劇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三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擔任院長帶領團隊兩次捧回“文華大獎”。代表作品包括川劇《金子》《江姐》《李亞仙》《鳳儀亭》等。
寧波教育博物館館長黃興力和寧波市教育局領導胡剛強引領藝術家參觀各個展覽大廳。黃興力館長細致入微地講述著每件展品及其承載的歷史故事,一行人沿著歷史的時間軸緩緩前行,不僅追溯了寧波教育的輝煌歷程與演變軌跡,還觀賞了陳輝明鉤織工作室作品展等非遺特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沈鐵梅一直致力于保護和傳承戲曲藝術。“中國戲曲歷經千年流傳,代表中國人傳統的審美,沉淀了中國人千年的心靈世界。”沈鐵梅表示,全方位呈現中國傳統戲曲的豐富內涵,弘揚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對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參觀結束后,沈鐵梅撥冗接受寧波大學滴水行動之童夢護航小分隊的采訪,訪談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與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展開。
“在教育博物館里推廣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是非常有意義且接地氣的。教育和藝術是開智的,它們的結合可以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加強大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當聽說寧波教育博物館曾經舉辦過寧波地方戲甬劇的沉浸式演出和藝術普及講座,深受市民和師生的歡迎時,一襲黑裙的沈鐵梅興奮不已,談吐間顧盼生輝。
沈鐵梅表示,以川劇為例,學川劇就講究“出人、出戲、出觀眾”。“出人”就是川劇的未來要有傳承者,“出戲”就是要有好的作品,“出觀眾”就是要撒種子,給年輕的學子撒下藝術的種子,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戲曲藝術,讓戲曲走進校園、走進大眾。
沈鐵梅對寧波教育博物館高度評價:“這里珍藏著浩瀚的歷史故事,又擁有豐富多彩的市民和師生活動,是一家意義非凡、優質的博物館!”
作者:王南南 來源: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滴水行動之童夢護航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