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心拾遺,刻意求工”
——河海學子走進金壇,煥發古韻刻紙新生機
在《“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與《“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的號召下,江蘇省河海大學機電學院“藝心拾遺,刻意求工”非遺傳承實踐團踏上了前往“刻紙之鄉”——金壇的暑期探索之旅。此次行動旨在通過“非遺+旅游文創”的創新融合策略,深入挖掘金壇刻紙的文化精髓,促進非遺保護與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為鄉村振興之路鋪設文化新基石。

“金壇古韻,文創新篇”——2024年7月3日,實踐團隊滿懷熱忱地踏入金壇博物館,這座歷史的活化石,以探索者的敏銳目光,穿梭于文物之間,捕捉每一個細節中的文化火花。他們不僅深入研
究文物背后的故事,還以敬畏之心追溯三星村文化的源頭,以鑒賞之態品味刻紙藝術的獨特韻味。從儲光羲的詩意世界到華羅庚的科學智慧,從王肯堂的醫學貢獻到段玉裁的治學精神,團隊成員們全面領略了金壇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將這些散落的文化珍珠串聯成鏈,為創新設計注入不竭靈感。
“傳承有聲,創新無限”——非遺從田野巷陌中“走出來”、“活起來”,其傳承與發展的不竭生命力,深深植根于民眾的目光所及、心靈所觸與情感所系之中。2024年7月4日,在金壇區沭瀆村,實踐團隊成功舉辦“藝心拾遺,刻意求工”金壇刻紙宣傳活動,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問卷調研等形式,深入了解本地村民對刻紙文創的獨到見解與個性化需求。這為后續的文創產品開發提供堅實的市場情報與數據支撐,更為其精準定位、差異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彰顯了文化傳承與創新并舉的新時代風貌。
“網紅景區,刻紙新體驗”——在東方鹽湖城的“紙花陣”,實踐團隊不僅見證了金壇刻紙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影響力,還親身體驗了刻紙文創制作的樂趣。通過與游客的互動,團隊收集了大量寶貴的市場反饋,為金壇刻紙旅游文創的未來發展繪制了清晰的藍圖。
“刀筆繪山河,文創激活力”——實踐團隊將刻紙藝術與文旅元素巧妙結合,以“刀”為筆,“山河”作墨,創作出一系列既具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文創產品。這些作品不僅讓古老的非遺技藝煥發新生,也為金壇的旅游業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魅力,實現了非遺從“田野巷陌”到“現代舞臺”的華麗轉身。
金壇刻紙,作為金壇歷史與文化的生動見證,正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煥發新的生機。通過此次實踐,機電學院“藝心拾遺,刻意求工”非遺傳承實踐團隊不僅為金壇刻紙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更為非遺保護與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提供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