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在時間的長河中,歷史是那最深沉的低語,它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提醒著我們來時的路。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印記,每一段歷史都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夢想與犧牲。今日,當(dāng)我們站在二十一世紀(jì)的門檻上回望,那些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社會進步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他們的身影如同不滅的燈塔,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在和平與繁榮的今天,我們或許很難完全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犧牲的意義,但正是這些先烈們的無畏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寧與自由。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忠誠與勇敢,用鮮血書寫了不朽的篇章。因此,讓我們在這一天,放下手中的忙碌,靜下心來,以最深的敬意和感激,緬懷那些為了理想和信念奮斗至最后一刻的英雄們。
銘記歷史,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讓歷史的教訓(xùn)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讓先烈的精神激勵我們繼續(xù)前行,守護和平,追求正義,建設(shè)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此,我們向所有為國捐軀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愿他們的英靈安息,愿他們的事跡永遠(yuǎn)被后世銘記。
為紀(jì)念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2024年7月15日及7月20日,我院“紅跡尋蹤,青春筑夢行”實踐團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與對先烈的敬仰之情來到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的利濟巷館區(qū)。
7月15日,實踐團成員來到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的利濟巷館區(qū)。通過窄窄的入口,有三位衣衫襤褸的女性雕像,其背后是一滴碩大的“淚珠”,飽含著對侵略者的控訴與對生的渴望。右側(cè)是與屋頂齊高的幸存者照片墻,每一張照片都代表著一個鮮活生命的破碎。實踐團成員手捧白菊向她們默哀。從A館進入,場館布局極為簡潔,窄小的走廊兩邊是對稱的房間。室外日光燦爛,生機盎然,與屋內(nèi)大字報上滿目瘡痍的世界截然不同。從天花板垂吊而下漸次形成的同心圓圍繞著一滴碩大的淚珠,展廳墻上的半截女性雕像在哭泣,淚水滴落濺起回響,在實踐團成員的內(nèi)心引起震蕩。離開展區(qū)后,實踐團成員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
7月16日,實踐團成員來到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灰色的建筑物映入眼簾,氣勢恢宏,莊嚴(yán)肅穆,其中瑟瑟發(fā)抖的夫妻雕像、滿目驚恐的小孩雕像、步履蹣跚的老人雕像……使往來人群駐足良久,長嘆離去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入侵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shù)婦女被蹂躪殘害,無數(shù)兒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毀壞,大量財物遭到掠奪。侵華日軍一手制造的這一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慘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史上的“三大慘案”之一,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
走出南京大屠殺史實館,來到勝利廣場。通過一條布滿歷史見證人深淺不一的腳印的小道,是落滿石子的“萬人坑”遺址。勝利廣場陽光普照,池面波光粼粼,面對著勝利之墻,在實踐團成員的心中,墻面如同浴火重生的鳳凰。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實踐團成員將秉持著“永矢弗諼,祈愿和平”的心愿,勿忘國恥,砥礪前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堅定不移地參與維護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為建設(shè)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